联系我们 24/7+86 18859254943
联系我们 24/7+86 18859254943

PROFIBUS DP-V1 ABCC-DPV1 数字量输入模块 安森美推出第七代IGBT智能功率模块, 助力降低供暖和制冷能耗

智能电源和智能感知技术的领先企业安森美(onsemi,美国纳斯达克股票代号:ON),宣布推出采用了新的场截止第 7 代 (FS7) 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GBT) 技术的1200V SPM31 智能功率模块 (IPM)。与市场上其他领先的解决方案相比, SPM31 IPM 能效更高、尺寸更小、功率密度更高,因而总体系统成本更低。由于这些IPM集成了优化的IGBT,实现了更高效率,因此非常适合三相变频驱动应用,如热泵、商用暖通空调(HVAC)系统以及工业泵和风扇。

据估计,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约有26%来自于运行中的住宅和商业建筑,其中供暖、制冷和建筑物供电等间接排放量约占18% 。世界各国政府正致力履行其能源和气候承诺,更节能、更低碳的解决方案也随之日趋重要。
SPM31 IPM 通过调节三相电机供电的频率和电压来控制热泵和空调系统中变频压缩机和风扇的功率流,以实现出色效率。例如,安森美采用 FS7 技术的 25A SPM31 与上一代产品相比,功率损耗降低达 10%,功率密度提高达 9%。在电气化趋势和更高的能效要求下,这些模块助力制造商大幅改进供暖和制冷系统设计,同时提高能效。安森美的 SPM31 IPM 系列产品采用FS7技术,具备更佳的性能,实现高能效和更低能耗,进一步减少了全球的有害排放。
这些高度集成的模块含栅极驱动 IC、多种模块内置保护功能及FS7 IGBT,实现优异的热性能,且支持15A至35A的宽广电流范围。SPM31 FS7 IGBT IPM的功率密度超高,是节省贴装空间、提高性能预期、同时缩短开发时间的理想解决方案。此外,SPM31 IPM 还具有以下优势:

PROFIBUS DP-V1 ABCC-DPV1

VME-7807RC 数字输入模块 伊顿与哈尔滨工业大学合作设立联合实验室

全球领先的多元化工业产品制造商伊顿与中国知名学府哈尔滨工业大学于9月9日在哈尔滨工业大学成功举行“哈尔滨工业大学-伊顿电气实验室、哈尔滨工业大学-伊顿液压实验室”开幕仪式暨“哈尔滨工业大学-伊顿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揭牌仪式。伊顿亚太区总裁何钦鸿、哈尔滨工业大学党委书记王树权、校长助理徐殿国以及部分师生代表当天出席了活动,此次活动将校企双方产学研结合再次推向新高度。

伊顿亚太区总裁何钦鸿在开幕式上致辞
  伊顿亚太区总裁何钦鸿在仪式现场表示:“作为全球电气及液压等工程技术的领导者,我们非常高兴能够与哈尔滨工业大学在电气、液压等核心技术领域开展更深入的合作。我们也相信随着两个联合实验室和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的建成使用,伊顿将为哈工大师生获得相关领域的科研成果提供更有力支持,帮助中国市场不断培养出更多优秀的本土工程人才,进而推进中国能源管理领域创新理念的不断提升。”
  此次与哈尔滨工业大学合作,伊顿投资设立了电气联合实验室,并利用伊顿先进的电气相关仪器设备如UPS,智能总线,变频器,智能开关,Power表计等协助开发本科生创新实验、本科生综合课程设计和博硕创新实验等,通过校企合作、教学科研结合,实验室将帮助学生掌握最先进的电能质量、输配电及其控制技术。而在液压联合实验室部分,伊顿则通过提供电磁转向阀、安全阀、插装阀等科研教学设备,支持本科及研究生教育与相关课题研究,促进液压创新研究。

伊顿亚太区总裁何钦鸿(左)与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助理徐殿国(右)共同为联合实验室及实践教育中心剪彩揭幕
  而同步揭幕的哈尔滨工业大学-伊顿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则主要围绕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工程领军人才计划展开工作。以伊顿公司创新中心为其培养基地,注重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也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沟通交流能力、工程领导力。目前基地主要面向哈尔滨工业大学电气工程及自动化学院、机电工程学院、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开放,为在校本科生、硕士生提供各类教学支持、人才培养、生产实习、就业指导等相关服务。
  作为跨国企业支持中国高效科研发展的代表,伊顿与哈尔滨工业大学始终保持着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早在2008年伊顿就开始与哈尔滨工业大学合作,通过共同签署研发资助协议等方式,推进了多项电力能源管理等鼎力先进技术的科研发展和人才培养。更值得一提的是,“飞机系统的高性能数字控制器和可编程数字接口”项目的第一期研发成果现已被用于伊顿与中国商飞C919合作的项目中,成为企业推进中国高效科研成果支持国家重点科技项目的绝佳范例。为了进一步深化双方的合作,双方还于2012年3月进一步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伊顿向哈工大教育发展基金会捐赠10万人民币,设立“哈工大-伊顿创新奖学金”,用于表彰该校相关专业品学兼优本硕博学生的创新精神。2012年10月,伊顿亚太区总裁何钦鸿先生造访哈工大,双方就未来合作内容和模式的突破进行了深入的沟通,为2013年多个合作项目的顺利开展打下坚实基础。此外,多名来自伊顿管理层的领导也都受聘于哈工大担任兼职教授。
  伊顿始终坚持本土创新,目前已与国内多所高校开展了广泛的研发合作。除了此次合作涉及的哈尔滨工业大学以外,伊顿公司还与北京理工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华南理工大学开展了多个项目合作。
  伊顿是一家多元化的动力管理公司,致力于提供高效节能的解决方案,帮助客户更有效的管理电力、液压和机械动力。作为全球技术领导者,伊顿于2012年11月收购了库柏工业集团。2012年伊顿和库柏两家公司的总销售额为218亿美元。伊顿拥有约10.2万名员工,产品销往175多个国家和地区。

VME-7807RC

K2-400-DI470A 模拟量采集模块 中国西电集团与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在西安签署战略联盟

中新网西安9月6日电 中国西电与美国通用电气建立战略联盟6日在西安签约。通过本次战略合作,中国西电将借力美国通用电气在输配电二次设备的优势提升在输配电一二次设备领域,提供全方位系统解决方案的能力,有利于更好地应对和满足国内外市场对电力设备日益高涨的需求。
全球城市人口的不断增长对于电力设施的持续投资提出了更高要求。据统计,目前全球约35亿人在城市居住,预计到2030年城市居民人数将达50亿。未来一段时间电力设备更新换代的投资需求空间广阔。
此外,随着发展中国家人口快速增长,城市化进程持续加快,与之配套的电网升级需求也呈现巨大潜力。
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电网建设的旺盛需求推动着世界输配电设备产业迈入一个持续成长期。经过前期谈判,中国西电与美国GE于2012年5月7日正式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战略合作包括中国西电引进GE战略投资、双方合资设立从事电力二次设备和系统研发制造的产业公司、双方建立战略联盟开展商业合作等内容。
目前,双方合资的西电通用电气自动化公司已经成立,拟向中国客户提供符合中国市场需求的智能电网二次设备及技术;利用GE的市场渠道向欧美发达国家成套销售西电的一次设备;中国西电向通用电气定向增发已于8月26日成功交割,募集33.83亿元后通用电气占中国西电15%的股权。一、二次设备领域的多层次合作,共同发展成为全球主流输配电供应商。
中国西电董事长张雅林认为,中国西电和GE公司的此次合作是一次在技术、资本以及市场拓展等方面全方位的战略合作,二者的优势互补对于西电应对和满足未来输配电行业的整体需求具有重要作用。
GE数字能源业务总裁兼首席执行官JohnLavelle表示,全球电力需求预计2035年将增长70%以上,未来5年内,全球范围内的电网现代化投资将增长10%。我们已经做好准备迎接这一增长势头。

K2-400-DI470A

CP461-50 处理器模块 威纶通:产品与服务双拳营销

8月悄然过去,本年度威纶通最大的热点依旧是去年初上市的核心产品eMT3000,此系列共有7、10.4、12.1、15寸四款产品,它的主要特点是SVGA/XVGA高分辨率工业级TFT液晶、陶瓷封装LED背光、高速A8处理器、铝合金外壳搭配全新色彩与时尚设计、IP66面板防护等级、支持报警发生E-Mail通知功能以及CANopen 通讯协议。eMT的优势在于显示完美、运行快速、通讯高效、功能强大、简单易用、适应性强,拥有超强的邮件功能,支持CAN总线、远程监控和视频输入,这款新品当前在轨道交通上的应用正是基于它优质的远程监控功能。
  “历经18年,威纶通搭建起了丰富的和专业的产品体系,为不同需求的客户提供了更多选择。术业有专攻,工控业竞争残酷,除去为客户提供优质的产品外,我们致力于配备优质的服务,产品和服务两条腿走路。”威纶通华东区营运总监汪勇先生说,“威纶通在国内市场年销售额3个亿,出货台套数60万,在全球市场上WEINVIEW人机界面现在每年的销售数量位居前列。”

  的确,工控行业的竞争日趋白热化,市场上产品的类别和质量参差不齐,单靠好质量已不能满足客户需求,昔日产品和价格的竞争,已转向更高要求的品牌化服务体系的竞争。威纶通以专业专精的态度,专注于工控行业,创立自主品牌,走价值战道路。“我们在产品的研发理念上,着重于强化品牌个性,提高产品附加值,来形成产品的差异性,让客户看到能带给他们价值的实在点,比如近期推出的8000iE系列产品,引起了客户非常热烈的反响,客户普遍对外观设计与操作速度的流畅感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iE作为eMT的简化版,同样延续EASY的简单设计理念,满足客户需求”。
  清晰的产品发展定位,给了威纶通足够的信心和耐心投入到产品研发生产上。“我们在产品研发、质量监控、市场运转上积累了多年的经验,我们很有自信地说,威纶通有好的产品、好的服务,这是我们定位高端市场的法宝。”汪勇说,“未来工业大潮中HMI所起到的作用倾向于提升人机沟通效率,促进工业智能发展,我们会投入更多的资源在BST团队的优化上,打造出更优质更专业的服务团队,为客户提供更快捷的服务。如果说威纶通所做 产品是自动化行业不可或缺的部分,那我们也要致力于把自己打造成自动化行业中最不可或缺的一群人。”

CP461-50

AIP571 输入输出模块 福禄克“中国梦”系列新品上市

北京— 福禄克测试仪器(上海)有限公司日前宣布,福禄克 “中国梦”系列新品上市。此次揭幕的新品,均由中国研发中心设计研发、由中国工厂生产制造,其性能和价格更贴近中国市场。此系列产品的上市表达了福禄克“立足中国、深耕中国”的战略决心,旨在让具有65周年品牌历史、广受全球赞誉的福禄克手持测试工具为更多的中国用户所熟悉,充分感受福禄克“精准、耐用、安全、易用”的产品特性,真正实现“触手可及”!
简于型,精于芯 F-101/F-101kit “我的第一只万用表”
F-101 型数字万用表,作为福禄克数字万用表家族中的新成员,是目前福禄克提供的价格最低的万用表。F-101作为入门级万用表,适用于需要完成基础测试工作的电气测试和电工维护人员,包括暖通空调,物业设备维护人员。
具有交直流电压测量,毫伏测量,二极管测量,电阻测量,电容测量,频率和占空比测量功能。
外观新颖,尺寸小巧,把握感舒适,仅重160g,可随意装入口袋轻松携带。
6000字LCD大屏显示,界面简洁友好,易于操作。
自动节电模式。
自动量程测试,测试更方便,更迅速;同时减少了波盘旋转次数,延长仪表寿命。
数据保持功能,更易于读取测量结果。
满足IEC61010-1 CATIII 600V  安全等级标准;扩大测试应用范围;测试更加安全,保证人员和仪器的使用安全。
坚固外壳,1米防摔测试,保证仪表在意外跌落后仍表现出众。
Smart Strap 智能磁性多用途挂带(F-101kit 为标配,F-101为选配)设计独特新颖,吸附,悬挂,支撑,随心使用,使仪表携带和执行测试更为轻松。
掌尚F-106/F-107 掌上型万用表
F-106/F-107 掌上型数字万用表,仅重 200g;具有同类仪表中最高的安全等级 CATIII-600V;广泛应用于电子电气和电工维修及基础测量领域。
轻巧而易于携带:掌上尺寸设计,握感舒适,仅重200g。
完备的基础测试功能:包括交直流电压测量,交直流电流测量,电阻测量,通断测量,电容测量,电阻测量,通断测量,二极管测量(F-107),频率以及占空比测试(F-107)。
全参数自动量程:测试方便迅速,减少波盘旋转次数,保证测试稳定并延长仪表寿命。
同类产品中最高安全等级:符合IEC61010-1 CATIII 600V 过电压保护安全标准,扩展测试应用范围,测试更加安全。
大显示屏:6000字大屏幕LCD背光显示(背光适用于F-107)。
电池供电,自动节电模式。
数据保持功能,更易于读取测量结果。
坚固外壳和1米防摔测试,保证意外跌落仍表现出众。
Smart Strap 智能磁性多用途挂带(F-107为标配,F-106为选配)设计独特新颖,吸附,悬挂,支撑,随心使用,仪表携带和测试更轻松。
精准捍卫者MT4 MAX和MT4 MAX+红外测温仪(雷泰MT4升级替代型号)
被赋予了“精准捍卫者”称号的MT4 MAX和MT4 MAX+红外测温仪,针对日常维修检测通常会遇到的重复测量、电磁干扰、强湿环境、意外跌落、温度骤变而导致温度测量不准确的5大隐忧而设计,采用独立运算放大器和高档模数转换器,保证重复测量发挥稳定,能够获取目标真实温度。
MT4 MAX和MT4 MAX+具有发射率0.1-1.0连续可调功能。
通过1米跌落测试。
达到IP40防尘防水等级。
外观小巧,仅重220g。
使用AA(5号)电池,节能省电,开启背光和激光时待机时间长达12小时。
具有高低报警功能。
最大最小差值平均温度可选。
福禄克公司(FLUKE)
福禄克公司成立于1948年,是世界电子测试工具的领导者,多年来,创造和发展了一个特定的技术市场,为各个工业领域提供了优质的测量和检测故障产品。福禄克的用户涵盖面广,包括技术人员、工程师、计量人员等等,他们利用福禄克的测试工具进行工业用电、电器设备和过程校准的安装、故障诊断和管理,并以此控制质量。在过去的五年中,福禄克的测试工具屡获殊荣,赢得了《测试与测量世界》最佳测试工具奖、《控制工程》工程师选择奖等50多个年度产品奖项,备受用户赞誉。

AIP571

CP461-50 处理器模块 打造节能新世代数据中心 台达InfraSuite助金融业提速发展

国内领先的数据中心基础架构一体化解决方案提供商台达集团,近期受邀参加了于上海淳大万丽酒店举办的“2013金融数据中心扩张与技术运用峰会”,并做了“打造新世代的金融业数据中心”的主题演讲,向众多与会人士分享了目前金融行业数据中心建设所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以及公司为金融行业精心打造的绿色节能、可靠稳定的台达InfraSuite数据中心解决方案。
在网络步入“云时代”的今天,金融行业面对的网络环境愈加复杂多变,面临的挑战也日益多样化。如何建设一个可靠、高效、易管理的数据中心网络,对于处于转型期的中国金融业显得至关重要。
金融数据中心挑战与日俱增
目前,金融行业数据中心建设所面临的挑战与日俱增,其中在三方面显得尤为突出。
首先,对于金融行业来说,其应用系统庞大复杂且不断更新,系统传输过程中不允许被窃听、篡改和假冒,因此,数据中心设备的一旦停机将可能造成企业高额经济损失,极致可靠是打造金融业新世代数据中心的首要要求。同时,能耗居高不下亦是数据中心所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巨大的数据中心能耗使得企业电费飞涨,能源开支每年增长10~20% ,节约用电成为企业CIO需考量的重点。此外,数据中心云计算、虚拟化、集中化的趋势,使机房管理的复杂度日趋升高。根据Gartner研究,若没有有效的能源管理,机房每年的营运成本将以超过20%的速度增长。因此,有效的数据中心监控管理不可或缺。
此前的数据中心建设存在诸多过时设计,如:营运成本高(效率低、耗电、维护费高);系统容易停机,影响营运及企业形象;建置时间长,无法跟上企业变化快速、可等待时间短、持续成长要求;定型化设计,机房搬迁无法重复使用等。新世代数据中心的打造,将完美地解决这些旧数据中心所

CP461-50

5501-381 控制器模块 借助 TwinCAT 3 创建开放式 CNC 架构

Beckhoff 展示了其可升级的 CNC 软件包。开放式 TwinCAT 3 架构让用户除了能够使用 IEC 61131-3 标准语言之外,还能将 C/C++ 或 Matlab®/Simulink® 用作实时应用程序的编程语言。换句话说,用户能够选择与当前任务最匹配的语言。用不同语言编写的模块能够通过 TcCOM 接口实时进行互动。微软的 Visual Studio® 为所有 TwinCAT 模块的配置、编程和诊断提供了一个平台。
Beckhoff 基于 PC 的控制技术为 CNC 应用提供了一个开放的、可升级的硬件和软件平台。在软件方面,TwinCAT 涵盖了工程架构以及实施控制系统,该系统带有用于 PLC、NC、CNC 和/或机器人技术的runtime系统。
在工程环境中,Visual Studio® 为快速、方便地开发和测试算法提供了一个工具。使用灵活的runtime方案能够根据 TcCOM 规定安全、灵活地添加客户专用的模块。在runtime中,一个模块中的方法可以被另一个模块直接调用。基于事件的直接式通讯在 TwinCAT 组件对象模型(TcCOM)中定义。用户能够用他们自己的代码段补充或替换某些 CNC 组件。有了 C/C++ 和 Matlab®/Simulink® 后,就可以提供更多语言,这些语言特别适合那些以简单的方式表达复杂的算法。因此,用户有大量便利的选择来执行和保护他们的专有技术和知识产权。
TwinCAT CNC:利用高速切削性能储备
支持多核处理器和 64 位操作系统,意味着TwinCAT 3 开发了性能储备,例如用于HSC(高速切割)铣床的高精度控制技术。由于 Beckhoff CNC 系统采用高速控制技术和简便的编程,可以充分挖掘 HSC 加工中心的潜能:提高动态性、改善表面质量和提高工件加工过程中的灵活性。
除了这些好处之外,TwinCAT 3 还能够将其它功能集成到控制系统中,如状态监测功能。集成在 I/O 层中的测量端子模块采样设备振动数据,然后使用 TwinCAT 状态监测软件库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这样,在故障发生之前就可以提前检测到,并能够对事件进行分析。这样可以提高可用性,优化机床的利用率。

图片注释:
开放式 TwinCAT 3 架构让用户能够为当前任务选择最匹配的语言。用不同语言编写的模块能够通过 TcCOM 接口实时进行通讯。

5501-381

8200-1302 工控控制模块 研华飞跃30 全球单车串连骑迹北京

  研华科技,2013年9月 —— 9月7日上午,“研华风范 飞跃三十”单车骑行活动在北京举行,这是研华成立30周年之际将在全球范围内展开30余场“Cycling with Advantech @30”单车串连活动中的一场。单车串连活动象征着研华的发展飞轮,能够不停转动、向前迈进;同时希望能与全球的研华同仁及合作伙伴一起,传承研华永续、创新、前进的企业精神,并借由此活动传递研华专注、利他的核心价值理念。

研华飞跃30 全球单车串连•北京
  9月的北京,秋高气爽、最适宜户外活动。当天,200余位渠道合作伙伴、垂直产业合作伙伴、大客户伙伴、媒体及研华同仁参与骑行活动。整个骑行旅程从北京研华至上庄水库,持续了一个多小时,所有伙伴在骑行路上感受自然风光、畅谈交流,在骑行终点上庄水库北岸共享了丰富美味的午宴,研华(中国)工业自动化事业群总经理蔡奇男致辞发表研华30周年及骑行感言,而后研华合作伙伴代表分享了多年来与研华的合作心得及骑行感受。整个活动在“骑行照片分享”及终点大合影的互动环节中圆满落幕。

研华飞跃30 全球单车串连骑迹北京
  研华“Cycling with Advantech @30”全球单车串连活动一览表
项目 举办日期 城市
1 2013/1/5 台中
2 2013/4/20 上海
3 2013/4/26 首尔
4 2013/4/27 昆山
5 2013/5/5 台北
6 2013/5/15 墨尔本
7 2013/5/17 莫斯科
8 2013/5/22 布雷达
9 2013/5/26 班加罗尔
10 2013/6/2 台北
11 2013/6/6 慕尼黑
12 2013/6/13 波兰
13 2013/6/13 图尔市
14 2013/6/15 蒙特利, 加利福尼亚
15 2013/6/21 米兰
16 2013/6/22 蒙特雷
17 2013/6/22 成都
18 2013/7/6 东京
19 2013/7/10 尔湾市
20 2013/7/13 北京
21 2013/7/13 曼谷
22 2013/7/20 槟城
23 2013/7/27 辛辛那提
24 2013/8/23 圣保罗
25 2013/9/7 北京
26 2013/9/14 西安
27 2013/10/3 迪拜
28 2013/10/4 新加坡
29 2013/10/19 台北
30 2013/10/26 深圳
31 2013/11/9 昆山
32 2013/11/23 昆山
33 2013/12/14 高雄
项目
举办日期
城市
2013/1/5
台中
2013/4/20
上海
2013/4/26
首尔
2013/4/27
昆山
2013/5/5
台北
2013/5/15
墨尔本
2013/5/17
莫斯科
2013/5/22
布雷达
2013/5/26
班加罗尔
10
2013/6/2

8200-1302

EASYGEN-3500-5 控制器模块 西门子在德国之外首家数字化企业在成都落成

• 西门子工业自动化产品成都生产研发基地(SEWC)是全球最先进的电子工厂之一,是西门子在德国之外建立的首家“数字化企业”。
  • 以数字化、自动化、绿色化、虚拟化定义了现代工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 中国成都地区第一座以新建建筑身份获得“能源与环境设计先锋” (LEED)金奖认证的工厂。
  • 西门子为中国工业用户量身打造的新一代工控机“SIMATIC IPC 3000 SMART”在同日实现量产。
 9月11日,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位于成都高新区的西门子工业自动化产品成都生产研发基地(SEWC)正式投产。作为西门子工业自动化全球生产及研发体系中最新建成的一座“数字化企业”,SEWC实现了从产品设计到制造过程的高度数字化。同时,西门子为中国工业用户量身打造的“Simatic IPC 3000 SMART”,也作为首款由SEWC研发和制造的工业计算机于当日实现量产。SEWC还将陆续生产西门子SIMATIC品牌的多款工业自动化产品。西门子股份公司工业业务领域工业自动化集团首席执行官胡桉桐(Anton Huber)表示:“西门子投资建设数字化企业,使得成都工厂建成后可以立即加入西门子庞大的全球制造体系。成都工厂不仅面向本地市场,同时也为全球客户提供高科技产品。”
  SEWC以突出的数字化、自动化、绿色化、虚拟化等特征定义了现代工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是“数字化企业”中的典范。“西门子选择将最先进的数字制造技术带到中国,显示了我们在华发展的坚定信心,也是西门子不遗余力‘贴近客户零距离’的重要承诺。SEWC将提升西门子工业自动化产品的研发和生产效率,大幅节省为中国客户供货的时间。”西门子东北亚区工业业务领域总裁吴和乐博士(Dr. Marc Wucherer)表示,“成都在西部地区的核心地位,以及成都在政府支持、人才资源、物流交通、基础设施等方面所具备的优势,都为SEWC在成都扎根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西门子工业自动化产品成都生产研发基地内景
  “在西门子公司和成都高新区的通力合作和不懈努力下,项目推进顺利并于今日正式投产。这不仅有利于进一步巩固西门子公司在全球的行业领先地位,也必将为成都高新区推动先进制造业加快发展、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高端产业基地增添新的动力。”成都市市委常委、高新区党工委书记刘超表示,“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成都高新区将奋力推进‘三次创业’,加快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这将为所有与成都高新区开展合作的中外企业提供更为难得的发展契机。”
  落成后的SEWC主要生产Simatic工业自动化产品,为工业企业提供可靠的控制系统和解决方案。其先进的自动化技术为工业优化升级打开了巨大潜力空间,通过改善自动化流程提高效率。Simatic工业自动化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冶金﹑石化、食品饮料、制浆造纸及基础设施项目等工业领域。
  在工业自动化产品的制造研发方面,SEWC遵循全球统一的研发、生产和质量标准,对订单、财务、产品设计、生产规划、生产实施、物流和质量进行全数字化管理。SEWC采用Siemens PLM(产品生命周期管理)软件,通过虚拟化的产品设计和规划,实现了信息的无缝互联,使工厂全面透明化。利用制造执行系统SIMATIC IT和全集成自动化解决方案(TIA),能够将产品及生产全生命周期进行集成,缩短高达50%的产品上市时间。SEWC前瞻性的设计还赋予了工厂极高的灵活性,可满足不同产品的混合生产,并为将来的产能调整做出合理规划。
  SEWC秉承西门子“可持续发展”的生产制造理念,采用了世界级的环保技术,打造出一座绿色工厂。它是中国成都地区第一座以新建建筑身份获得“能源与环境设计先锋”金奖认证(LEED Gold Certification)的工厂,使西门子在华获得LEED认证的工厂达到7家。SEWC与按照国际能效标准建设的同类建筑相比,预估每年可节水2529吨、减少CO2排放820吨、节省能源费用11.6万欧元、提高能源效率21%。
  关于西门子在中国:
  西门子股份公司是全球电子电气工程领域的领先企业,创立于1847年。主要业务集中在工业、能源、医疗、基础设施与城市四个业务领域。西门子自1872年进入中国,140余年来以创新的技术、卓越的解决方案和产品坚持不懈地对中国的发展提供全面支持,并以出众的品质和令人信赖的可靠性、领先的技术成就、不懈的创新追求,确立了在中国市场的领先地位。2012财年(2011年10月1日到2012年9月30日),西门子在中国的总营收达到63.5亿欧元。今天,西门子在中国拥有超过30,000名员工,建立了17 个研发中心、75家运营企业*和41个分公司,已经发展成为中国社会和经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并竭诚与中国携手合作,共同致力于实现可持续发展。
  * 该数据系指西门子在中国开展持续运营的公司。
  西门子工业业务领域作为全球领先供应商之一,为工业客户提供创新环保的产品与解决方案。凭借完整的自动化技术与工业软件、扎实的行业市场专业以及以技术为基础的服务,工业业务领域帮助客户提高生产力、效率和灵活性。工业业务领域由工业自动化集团、驱动技术集团、客户服务集团以及冶金技术部构成。今天,工业业务领域在中国拥有约13,000名员工,建立了8个研发中心、18家运营公司以及41个办事处。
  西门子工业自动化集团支持工业客户的整个价值链。独一无二地融合了自动化技术、工业控制和工业软件,集团实现客户从产品设计和开发,到产品生产和服务,整个价值链的优化。凭借其软件解决方案,工业自动化集团能将产品投放市场的时间缩短达 50% 。工业自动化集团包括五个业务部门,涉及自动化系统、控制产品和系统业务工程、传感器与通讯、产品生命周期管理软件和水处理解决方案等领域。

EASYGEN-3500-5

VM600-CPUM 传感器模块 太阳能竞赛颁奖暨中达低碳示范住宅项目奠基仪式举行–中达电通股份有限公司

以“阳光与建筑再生”为主题,由台达环境与教育基金会冠名赞助的“2013台达杯国际太阳能建筑设计竞赛”, 9月10日于江苏吴江举行竞赛颁奖典礼,由北京交通大学创作的“时光容器”和哈尔滨工业大学创作的“驻波•逐日”获得本届竞赛的一等奖。国务院参事、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长石定寰、台达环境与教育基金会董事长郑崇华、台达董事长海英俊、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院长修龙、苏州市副市长徐明、吴江区区委副书记、代区长沈国芳等嘉宾出席了颁奖仪式。

政商学界及媒体代表超过150人出席2013 台达杯国际太阳能建筑设计竞赛颁奖典礼暨“中达低碳示范住宅”项目奠基仪式
此外,2011年竞赛东南大学建筑学院的一等奖作品“垂直村落”,将在同里湖畔实地建设“中达低碳示范住宅”项目,该项目奠基仪式亦于当天隆重举行。这也是继四川绵阳杨家镇台达阳光小学后,再次由台达集团出资将设计竞赛的获奖方案付诸于实地建设。
台达董事长海英俊于颁奖典礼上宣读了竞赛获奖名单并颁奖。海英俊表示,很欣喜通过竞赛平台,发掘出优秀的太阳能建筑和绿色建筑设计人才,尤其是获奖的北京交大与哈工大作品,不但探索既有建筑的低碳可持发展之路,更将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绿色建筑技术,充分地运用于以青岛海慈医院既有建筑改造为题的设计中,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另外,青年设计师鞠晓磊也是一个生动的例子,他在“台达杯国际太阳能建筑设计竞赛”中崭露头角,此次更作为“中达低碳示范住宅”项目主要设计深化人员,为来宾们讲解了“垂直村落”从建筑设计图到施工图的再度创作过程。这些作品不但强化了创新精神,也和台达”环保 节能 爱地球”的经营使命相符合。

台达董事长海英俊于颁奖典礼上宣读2013年台达杯竞赛获奖名单

台达环境与教育基金会董事长郑崇华(左三)与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长石定寰(左四)为2013年竞赛一等奖作品北京交通大学 “时光容器”和哈尔滨工业大学“驻波•逐日”获奖团队颁奖
此外,颁奖当天亦举办“中达低碳示范住宅”项目建设的奠基仪式。台达集团创办人、同时也是台达环境与教育基金会董事长郑崇华致词时表示,近年来我们大力地推广兴建“绿建筑”的观念,公司新建厂办,均以绿建筑的工法设计。例如,台达桃园研发中心全面导入台达自行研发的工业自动化节能产品和控制系统,是名符其实的“自动化智能绿建筑”,节能可达53%,节水可达75%。台达长期致力于推广绿色建筑,并积极将“台达杯竞赛”获奖作品从设计蓝图变为真正可居住、可供观摩、检验的建筑实体,为绿色建筑理念和技术的推广,乃至中国节能环保事业的普及做一些实事,这也是台达基金会长期赞助“台达杯国际太阳能建筑设计竞赛”的最大意义。

台达集团创办人郑崇华致词,分享台达绿建筑推广经验及节能实绩
“中达低碳示范住宅”项目充分考虑了地域特色,吸取了江南传统建筑的文化精髓,将水乡建筑文化肌理反映到现代多层建筑中。台达秉承“环保 节能 爱地球”的经营使命,将在建设过程中充分应用“可再生能源”等创新解决方案,打造出科技、建筑与自然美景相融合的低碳住宅。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院长修龙(中间左一)、台达环境与教育基金会董事长郑崇华(中间左二)、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长石定寰(中间左三)、苏州市副市长徐明(中间左四)等领导嘉宾共同为“中达低碳示范住宅项目”奠基。
本次竞赛颁奖典礼及低碳住宅奠基仪式得到了政商学界各方领导的关注与支持,出席活动的嘉宾还包括:国家住宅与居住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仲继寿、吴江区区委副书记盛红明、台达中国区执行副总裁暨总经理廖庆龙等。

VM600-CPUM

Search for products

Back to Top
Product has been added to your ca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