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24/7+86 18859254943
联系我们 24/7+86 18859254943

8AC120 端子模块 ABB首次展出全方位温室气体监测解决方案

实现碳中和,第一步就是监测评估。生态环境部今年5月提出了双碳背景下监测体系总目标:到 2025 年,基本建成碳监测评估体系,监测网络范围和监测要素基本覆盖,碳源汇评估技术方法基本成熟。迎接双碳时代,做好碳排放解析与溯源,采用科学、精准的措施来实现碳减排,需要对碳收支信息进行精准测量、监测、统计以及核查。当前,中国碳监测网络覆盖关键区域和重点城市,网络密度、监测要素、监测与评估体系需正处于逐步完善的进程中。
ABB测量与分析业务北亚区及中国负责人潘瑛女士表示:“作为《巴黎协定》和科学减碳倡议组织的支持者,ABB致力于减缓全球变暖和减轻气候变化可能带来的破坏性后果。ABB拥有全方位的温室气体监测解决方案,可精准量化来自城市、工业基础设施和农业等各类温室气体的源汇贡献,为中国碳源汇数据的可测量、可报告、可核查提供高价值的基础数据和科学方法支撑。”
ABB测量与分析业务北亚区及中国负责人潘瑛
ABB测量与分析业务北亚区及中国负责人潘瑛女士
全方位温室气体监测能力实现高密度监测
作为全球气体分析技术领导者,ABB基于多种光学吸收原理,从太空到陆地,从固定污染源到大气环境站,从点式到线面测量,提供 “天-地-空”高密度、立体的监测技术与应用。
在太空,ABB傅立叶红外光学设备应用于多国气象卫星,数十年助力精准监测温室气体排放状况与趋势研究。在最新发射的雨果号卫星上,ABB所提供的光学传感器可以绘制太空甲烷排放图,其分辨率比其他传感器要高100倍,可聚焦更小范围的监测,实现排放源的识别。
在地面,基于非分散红外(NDIR)和傅里叶红外(FTIR)原理,ABB气体分析仪可覆盖工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监测领域;基于离轴积分腔输出光谱技术(OA-ICOS),可满足大气环境下不同区域尺度温室气体监测需求。这些监测系统可以进行温室气体多组分同时测量,也可以实现温室气体和气态污染物的同步测量,为不同应用场景需求提供了各种灵活高效的解决方案。
为碳收支核算评估提供精准“标尺”
当前,温室气体区域监测已成为全球碳循环和气候变化研究领域的热点。为准确定量评估碳收支、实现碳中和目标,需要长时间稳定、精准监测不同时空尺度大气温室气体的浓度及其变化趋势,这对监测评估方法和监测设备的稳定性、灵敏度、准确性、操作便捷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ABB在大气环境下高时空分辨率碳排放监测方面拥有先进的技术手段、科学的方法和丰富的全球应用经验。ABB LGR-ICOS气体分析仪采用ABB专利的OA-ICOS (离轴积分腔输出光谱技术),与传统的CRDS技术相比,该设备具备测量速度更快,精度更高、维护操作更简便等优点,助力各类环境监测机构、科研机构等定量研究温室气体时空分布情况及特征对气候变化和区域生态的影响。
ABB LGR-ICOS温室气体监测系统包含高精度温室气体浓度分析仪、温室气体通量分析系统、稳定同位素分析仪(碳同位素、氮同位素、水同位素)、分布式中精度CO2 、CH4温室气体分析仪、无人机载温室气体分析仪、温室气体走航车等,可广泛应用于碳汇监测(温室气体通量站)分析、园区排放巡查执法、排放清单的建立、天然气及痕量气体泄漏等领域。在提供监测技术基础上,ABB具备将监测数据进行解析的能力,为企业和政府践行碳减排决策提供依据。
丰富的应用手段实现温室气体多要素的立体监测
针对不同区域尺度的监测需求,ABB开发了多种温室气体检测系统。在温室气体监测站、大气本地站、温室气体通量监测站,固定站式LGR分析仪为常规监测和溯源管理提供了“利器”。在此基础上,ABB还推出了无人机载、走航车式和便携式监测系统,可实现全天候、多途径、各尺度、多要素的温室气体立体监测。
ABB可实现全天候、多途径、各尺度、多要素的温室气体立体监测

ABB可实现全天候、多途径、各尺度、多要素的温室气体立体监测
ABB在2018年 推出的全球第一款无人机载温室气体监测系统,可对区域内温室气体排放情况进行监测、定量分析和制图等,用于温室气体排放源监测、精准执法、植被、土壤及水质研究、区域内温室气体监测、温室气体通量监测、森林、农业及各种生态系统研究及帮助建立排放清单。
ABB甲烷温室气体走航车监测系统,测量速率可以达到10HZ,能以最高90米/秒的速度,监测区域内温室气体的排放情况,生成监测区域温室气体排放报告,建立排放清单。
监测和评估温室气体排放成效,加强碳收支过程评估与未来预估,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环节。在中国建立一体化、业务化和长期高精度的温室气体科学监测网络的道路上,ABB将为监测体系的构筑和运行贡献更多的技术动能。

8AC120

5233-2089 伺服驱动器 中控技术与普洛药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7月12日,浙江中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控技术”)与普洛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普洛药业”)在杭州中控科技园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根据协议,双方将充分发挥各自优势、资源整合、信息共享,在普洛药业及旗下子公司的新建和改造项目中,为逐步实现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中控技术提供全方位的资源支持,包括解决方案、产品、技术、服务等,响应普洛药业的需求。在合作期间,提供各种技术培训,提高双方技术人员的水平,开展文化交流活动,增进双方的了解。
普洛药业是著名民营企业横店集团的医药产业产融结合平台,本次战略合作是基于过去十多年双方在多项目上的成功合作,为更好地使用先进技术、产品和服务推动普洛药业“四化”建设,提升企业运营效率,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同时,本次合作也可以整合双方资源,发挥各自优势,为实现“打造中国科技型医药制造领军企业”愿景贡献数字技术战略。
签约当天,横店集团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徐永安、资深副总裁徐文财、助理总裁梅锐、助理总裁吴兴、普洛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祝方猛、总经理徐新良、创新推进管理部总监赖安平,中控创始人褚健、中控技术董事长兼总裁崔山、高级副总裁俞海斌、总裁助理谢敏、总裁助理陈兆珍、医药业务中心总经理邓定明、华东大区5S总店总经理林金义等出席签约仪式。祝方猛、崔山分别代表双方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签约仪式上,褚健对徐永安一行到访表示欢迎。褚健表示,普洛药业和中控技术经过了十多年60多个项目上的成功合作,建立了牢固的合作基础,双方在数字化建设方面蕴含着巨大潜力,希望双方发挥各自在应用场景、解决方案、产品、技术、经验等方面的优势,让合作真正实现可持续的共同成长。中控技术提出的5T战略,也希望能持续助力横店集团的数字化、智能化发展。
徐永安表示,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公司一直在谋求数字技术对制造过程、经营管理过程的改造升级,谋求智能制造的实现。此次跟中控技术的战略合作是非常有意义的,因为横店集团本身就是一家“无中生有”的多元化企业,也希望在各行业成为引领者和推动者,希望此次合作能有更深度的思考,双方合作的成果为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
多年来,中控技术凭借丰富的数字化转型案例和行业积累,形成了一套自主研发、满足医药行业GMP、cGMP、COS等法规要求的完整的医药行业产品谱系,由MES(生产执行管理系统)、QMS(质量管理系统)、LIMS(实验室管理系统)、EBR(电子批记录系统)等形成的一套面向医药行业的的整体解决方案,确保生产符合GMP法规要求的同时,也有利于医药企业实现提质、降本、节能、增效、安全和环保的生产目的。
未来,中控技术将继续赋能用户实现工业企业高效自动化生产和智能化管理,向着数字化与智能制造的目标不断迈进。

5233-2089

05701-A-0302 输出模块 TE Connectivity宣布计划收购ERNI Group AG

连接与传感领域的全球企业TE Connectivity (TE) 和ERNI Group AG (ERNI)宣布TE签署了收购ERNI的最终协议。ERNI是一家在工业自动化和汽车电子连接器领域卓有建树的企业。
此次收购ERNI有助于进一步扩充TE连接器产品组合,尤其是用于工厂自动化、汽车、医疗和其他工业应用领域的高速小间距连接器。ERNI的加入不仅加强了TE在板端连接方面的工程能力,扩大了相关产品的生产制造基地,并增强了TE在这一产品领域的生产实力,而且有助于TE在几大颇具吸引力的细分市场扩大客户群和影响力。
TE工业事业部高级副总裁兼总经理Vish Ananthan先生表示: “我们非常欢迎ERNI团队加入TE。TE拥有广泛的工业产品线与客户群以及大规模生产能力;而ERNI拥有行业先进的产品、深厚的技术积淀以及遍及欧洲和东南亚的生产能力,双方强强联手必定能显著提升我们为客户带来的价值。我们将携手在小型化、信号完整性、更高的数据传输速度、功率要求以及产品可靠性方面不断创新,更好地满足客户在设计应用时的需求。”
ERNI董事会代表Christoph Weiss博士表示:”加入TE后,ERNI能够充分利用TE的全球销售网络以及强大的技术实力。我们对于TE继续致力于ERNI产品创新深感欣慰,并对未来发展充满了期待。”
本次收购预计将在本季度末完成交易,此前将完成常规监管批准手续。

05701-A-0302

8237-1600 高性能模块 能耗降低59%,火花塞生产中的智能压力供应

更新换代的变化:博世工厂使用可快速实施的智能独立解决方案CytroBox替换掉了旧设备。(图源:博世力士乐)
120年前,世界上第一个汽车用火花塞诞生了。罗伯特·博世先生发明了这个汽油发动机上的关键组件,而如今,博世班贝格工厂正在利用最先进的制造方法向全球市场提供这一组件。自2020年以来,这家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一直在以确保气候中和的方式运营;他们不仅注重工艺可靠性,还在尽最大努力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而这就意味着,他们必须提升工业液压系统的智能化程度和可持续性。
Panat压力机的新核心
在旨在提升能源效率的最新现代化项目中,该工厂为短周期生产线添置了六台压力机。每台压力机配有5个Panat(导电玻璃填充)驱动器,并在高压(135bar)条件下将此类驱动器与火花塞的陶瓷外壳压装在一起。在将长款圆柱形产品纳入生产范围时,该工厂需要增加压力机的行程长度和流量,新推出的生产计划为液压装置更新提供了机遇。这次,工厂并未采用传统的大型液压蓄能器组件,而是采用博世力士乐的智能独立解决方案CytroBox。
升级快捷,碳排放量更低
从传统角度来看,CytroBox的性能表现与以往截然不同:它不仅结构紧凑、安静、智能,而且有助于节省能源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该装置无需用到电气安装、额外的传感器、隔音设施或是独立的集油盘,因此安装工作量要明显少于先前的设备。用户只需连接电源、液压软管和线路控件即可。安装工作通过软件向导进行管理,仅需数分钟即可完成。
智能压力供应可确保流程安全
CytroBox仅需用到原设备一半的占地面积,即可确保实现可靠的工艺流程以及高效的智能压力供应,因而深受博世班贝格工厂的好评。精细可控的电液压系统可以确保精确的压力曲线和快速建压,并有效防止系统出现压力超调或过载,从而为保证质量做出了重要贡献。
模拟与计算
CytroBox采用了模块化设计,因此能够以轻松、经济的方式,利用可选模块实现紧急停止等重要的安全功能。该装置还采用了标准化接口,可以快速完成生产线的集成。此外,CytroBox还因出色的互联表现而大受好评,这也是现代化生产的基本要求。还有一点非常重要,那就是CytroBox预先配备了状态监测技术,可为流程的持续改进和预测性维护奠定坚实的基础。
减少59%的电力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
CytroBox采用了流量优化设计,并应用了按需耗能原理的变速系统,从而将功耗降低了59%。此外,精确可控的排量控制装置仅在压装循环需要时产生压力,否则会自动进入节能的待机运行状态,这极大地提升了节能潜力。实现伺服电机、泵以及利用3D砂芯打印技术生产的模块之间的智能交互还可带来一项优势,那就是CytroBox的运行非常安静,即使生产线操作员就在附近也几乎听不到任何声音。
为液压系统的进一步升级奠定坚实的基础
此外,博世力士乐互联液压产品组合中动力装置的可靠性也让工厂的管理人员非常满意。团队主管Daniel Link表示,自安装CytroBox以来,他未曾接收到关于CytroBox的问题报告。从生产经理的角度来看,这样的反馈可能是对液压装置及其发明者最大的肯定。

更新换代,博世工厂使用可快速应用的智能独立解决方案CytroBox替换旧的液压设备。(图源:博世力士乐)
在取得积极的进展后,博世工厂计划对更多的生产线进行现代化改造,其中包括应用体积更小的紧凑型装置CytroPac。因此,与博世力士乐的合作将成为该工厂实现互联和低碳生产的重要一环。

实时监控:CytroBox可随时协助博世工厂进行预测性维护和持续的流程改进。(图源:博世力士乐)

8237-1600

9100 T9100@F2 双处理器模块 2023财年浩亭全球销售额达到10亿欧元,2024年充满挑战

浩亭技术集团再次实现销售额略高于10亿欧元。继2021/22财年创纪录的10.59亿欧元之后,这家总部位于埃斯佩尔坎普的公司在2022/2023财年创造了10.36亿欧元的营业额(虽然比去年下降 2.2%,但总体可控)。浩亭技术集团首席执行官Philip Harting表示:“这证实了我们去年的预测——在前几年的繁荣之后,市场将出现横向波动。”
全球各市场的销售呈现不均衡,“反映了日益增长的波动性和不同的地缘政治条件,” Philip Harting继续说道。美洲地区受益于《通胀削减法案》等经济激励措施,销售额增长了1,200万欧元(增长9%),达到1.59亿欧元。而亚洲地区则由于中国市场暂时放缓,销售额减少了2,400万欧元(跌幅为9%)。德国市场保持稳定,销售额为2.77亿欧元(增长2%)。另一方面,欧洲、中东和非洲地区(不包括德国)的销售额下降了1,800万欧元(跌幅为5%),为3.55亿欧元。截至2023年9月30日,员工总数从6,446人减少至6,205人,减少了241人,主要原因是HARTING Systems的出售(减少160名员工)和俄罗斯子公司的关闭(减少61名员工)。
“通过承诺投资7,600万欧元,这明显高于折旧,我们正在加强产能和市场开拓,以及组织结构和流程的调整。其中包括罗马尼亚(阿格尼塔)的产能增加,墨西哥的新电动汽车生产线以及最近在越南落成的全新工厂。此外,我们还投入了大量资金用于生产加工的进一步数字化和自动化,比如我们的埃斯佩尔坎普和拉登工厂。我们的目标很明确:考虑到充满挑战的经济环境、高昂的能源成本和过度的监管等因素,我们对自己的定位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坚定”,Philip Harting表示。目的是始终如一地进一步实现自动化和数字化,降低天然气供应成本,并确保以具有竞争力的成本长期获得原材料。这是公司为进一步增长奠定基础的唯一途径 ——这种路径在越来越多的德国以外的地区展开。
Philip Harting也指出德国的中小型电气公司还是拥有绝佳的机会,通过创新的解决方案来促进气候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同时他也举例说明浩亭的一些创新方式。浩亭技术集团正在为全电动社会开发和提供连接,以实现电气化和脱碳化的世界。“可持续发展、保护环境和社会责任感构成了我们的DNA”。
尤其是乌克兰战争和随后的能源危机,增强了公司独立供应能源和热能的决心,尤其是建立在气候中和的基础上。“在100%依赖绿色电力十多年之后,我们现在也 100% 独立于天然气管网——浩亭在埃斯佩尔坎普额外收购了一座沼气厂,该沼气厂将直接供应公司的生产,从而将我们的碳足迹减少了 1,200 吨。”Philip Harting报告了两位数百万级的投资。
到 2027 年,集团还计划将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 60%,并在 2030 年之前实现气候中和。在此背景下,浩亭将在 2023/24 财年再次投资约 7,500 万欧元,用于开发脱碳、数字化和自动化方向的新型连接解决方案,优化结构和流程,以及通过特定市场特定区域的开发和生产来实现进一步全球化。
尽管公司正在努力确保其未来,但Philip Harting还是预计本财年的经济趋势依旧不容乐观,由于订货单减少了10%,销售额也将放缓增长。“我们也为高比率的销售额降幅做好准备。”
HARTING
浩亭正努力通过灵活的生产管理和有选择的缩短工时工作制来努力抵消这种负面影响。我们正根据现存发展状况不断探讨进一步的措施。尽管目前形势充满挑战,2024 年以后还可能放缓增长,但Philip Harting对长期未来持乐观态度:“我们企业愿景的一部分是:我们希望成为一家全球公司。鉴于过去三年的稳步发展,我坚信浩亭必会成为一家全球公司。我们正勇敢地、始终如一地、满怀希望地追求这条道路。”

图:浩亭家族和管理委员会照片

9100 T9100@F2

9199-00002 A6120 监测模块 舌尖上的守护者:解锁醇香科技,干了这杯“数字化”的酒

从前不久火遍朋友圈的“酱香拿铁”,到入冬后备受欢迎的“红酒美式”,原本常见于餐桌上的酒类饮品频频“出圈”,带给人们越来越多的惊喜。其背后,离不开传统酿造工艺核心技术的历史传承与发展,更离不开柔性生产、智能仓储等数字化技术的支撑。
以往,在大家的认知里,一贯强调手工工艺的传统酿酒行业似乎无法与数字化产生强关联。而随着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趋势不断深化,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前沿技术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中愈发展现出强大的“催化”潜力,酿酒行业也不例外。早在2007年,中国酒业协会就启动了“中国白酒169计划 ”,并先后在2010年和2013年发起“中国白酒158计划 ”和“中国白酒3C计划 ”,而后于2021年发布的《中国酒业“十四五”产业发展指导意见》中提出“以智能酿造推动创新发展,深入推进关键工序智能化,生产控制自动化和供应链优化”,如今已形成由协会牵头、领军企业围绕“智能酿造”主题开展试点并打造灯塔工厂的发展格局。
此外,当下新老消费者对于各酒类的口味、酿造工艺、品质等偏好都大相径庭。日趋多元且个性化的消费需求对传统酿酒企业的产品创新能力、工艺稳定性、绿色安全生产、精益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依托数字化技术,企业可高效提升自动化、柔性化生产能力,以更好地应对市场变化,实现长期价值。因此,数字化转型已不再是酿酒行业的“可选项”,而是企业维持生存和发展的“必选项”。
然而,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酿酒企业面临着重重挑战:如何确保酒类产品的防伪溯源与安全合规,以满足更高品质的消费需求;如何优化生产管理效率、加快新品上市周期,以平衡更快的消费节奏;以及,如何打通酿造、蒸馏等环节的海量数据,以实现从终端到云的互联互通等。另一方面,酿酒行业作为劳动力密集型行业,其酿造工艺、生产排期易受人力短缺影响的问题同样亟需解决。

从规划到落地,赋能企业“酿造”三大核心价值
作为全球能源管理和自动化领域的数字化转型专家,施耐德电气依托绿色智能制造解决方案,帮助酿酒企业完成从自动化到信息化的全面建设,赋能客户打造智能工厂,实现智能酿造。聚焦酿酒行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实际挑战,施耐德电气提供咨询服务和涵盖设计、建造、运营与维护全生命周期的软硬件解决方案,助力企业提升生产效率和用能效率、保障食品安全与质量,并降低综合成本,为行业带来技术先进性、工艺流程标准化、透明可追溯三大核心价值。
技术先进性:凭借施耐德电气先进的数字化解决方案,酿酒企业可高效集成和管理生产的全流程,在减少意外停机时长的同时,能够实现产线的快速调整并降低生产能耗,实现降本增效。其中,
工艺流程标准化:生产流程标准化与产品质量标准化息息相关。施耐德电气解决方案可根据不同企业的标准化需求,针对性地为其打造酿造全流程的精准控制,为最终交付的产品品质提供有力保障。其中,
透明可追溯:借助端到端乃至全供应链的数据可追溯,施耐德电气能够帮助酿酒企业打造生产全流程透明化管理,确保产品质量安全与生产合规性。 其中,
此外,施耐德电气构建了以咨询引领的、覆盖从规划到落地流程的全生命周期服务。基于对酿酒企业的全面评估和规划,施耐德电气还将从酿酒工厂的决策制定、管理经营、产线建设和生产控制四个层级,提供包括顶层规划、供应链咨询、精益咨询、数字化工厂规划、能源管理咨询及一体化生产调度、集成运营管理在内的集团级规划、工厂级智能制造规划以及灯塔工厂规划等服务。
携手酿酒企业,加速数字化实践探索
随着数字化转型在酿酒行业的不断深入,众多头部企业已在施耐德电气的助力下,依托多元的绿色智能制造解决方案实现了生产效率与管理水平的全面升级。
以某世界知名啤酒品牌的某工厂为例,其承担了其全球范围内近20%的供应量,因此保障工厂关键设备与生产的稳定性成为重中之重。施耐德电气为其量身定制的预测性维护解决方案,可在设备故障发生早期或潜在阶段提前发现异常并发出故障预警,通过消除系统运行潜在隐患、搭建设备预警模型,提升了设备可靠性及综合运行效率,为该工厂持续、稳定、高效的生产保驾护航。
另外,在施耐德电气以“规划先行”的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的助力下,某著名酱香白酒品牌集团以制造精益、管理精细和数字化管理优化为手段,打造出以智能制造和数字化制造为方向的智慧物流包装园区。施耐德电气结合现状调研与需求赋能机会分析,为该集团提供了数字化战略规划,提出白酒包装“领先行业20年”的蓝图规划与实施路径建议,并对基础架构、数据架构、业务架构、应用架构、技术架构和集成架构进行了精益化、自动化与数字化“三化设计”。基于施耐德电气精益布局产线结合仿真模拟优化,该集团完成了精益产线的最优布局设计,以及IT/OT/ET/AT的全面融合,为其智能工厂的建设奠定了数据和技术基础,实现了从顶层规划到落地实施的全方位价值。
施耐德电气深耕中国市场近四十年,持续关注酿酒行业发展。立足企业真实需求,施耐德电气始终致力于从数字化转型顶层规划咨询到面向行业的专业系统软硬件平台,从供应链管理经验到智慧物流实践、从能源管理解决方案到精益生产实践的一系列技术、价值创新,为建设数字化时代的领军企业提供全面且优质的产品与服务,赋能中国酿酒行业加速数字化转型,迈向开放、高效与韧性、可持续、以人为本的未来工业。

9199-00002 A6120

350020 125744-02 工业控制模块 2023台达杯国际太阳能建筑设计竞赛公布获奖名单 天津大学包揽双项冠军–中达电通股份有限公司

为积极响应“双碳”目标,探寻零碳建筑技术路径,以“阳光·零碳建筑”为主题的2023台达杯国际太阳能建筑设计竞赛于2023年12月4日在北京举办现场终评会,揭晓获奖作品。竞赛遴选零碳设计项目:广州科教城文化科技馆、零碳提升项目:广州市公用事业技师学院社团综合楼两个赛题,结合政策导向,打造科教城绿色低碳理念的展示窗口,邀请全球建筑及相关专业同仁们共同参与零碳建筑建设。本届竞赛共吸引700余组团队报名,提交作品248件。经过由崔愷院士领衔、国内外顶尖学术专家组成的评审专家组多轮评审,最终评选出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7项、优秀奖20项、入围奖30项。其中,获得一等奖的作品《归零者——呼吸乐园》、《风 · 井园》均来自天津大学。完整获奖名单请见竞赛官网:https://isbdc.cn/show/120.html

终评会采用现场答辩的形式让入围小组更好的展示作品设计内容,也能够使评审专家能综合评价竞赛作品。进入决赛的16个团队通过图像、文字、语言与视频等多元方式展示阐述作品,并回答评审专家组提问。经过视频会议的方式,由崔愷院士、杨经文教授等十位评审专家历经3轮评选和讨论,最终选出本届竞赛的综合奖作品共计62项。
评审组专家一致认为,两个一等奖作品都将建筑设计的低碳化和绿色化进行了良好的结合。其中,《风·井园》建筑形体规整,屋面向南侧倾斜,压缩室内用能空间、增加了光伏的可利用面积,面向湖的一侧设计了高效的公共交通体系,在内部空间穿插了多个冷巷,形成了丰富有趣的空间,同时引导了自然通风。《归零者——呼吸乐园》则保持了建筑本体原有的完整性,利用垂直绿化实现建筑的被动降温。屋面光伏系统对原有屋面的绿化和交通不产生影响,并生成连续、舒适的遮阴廊道。两个建筑之间的交通流线加强了两个形体之间的联系,增加了空间的趣味性。

竞赛评审组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崔愷表示,本次竞赛的两个题目,一个是对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通过绿色设计提升建筑品质;另一个项目是在湖边的科技馆,与自然紧密相连,两个项目都有很强的地域性和环境特色,也很适合有针对性的开展绿色建筑设计工作。我们欣喜地发现参赛团队对作品都倾注了巨大的心血,与以往作品相比,本届竞赛作品考虑了更多技术细节,这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绿色建筑逐渐成为了一种更具引导性的设计潮流,在竞赛学生作品中也不断涌现对新技术的讨论和应用,推动了中国建筑技术的的进步。希望未来的每一年竞赛都给我们带来不同的惊喜。

本届竞赛评委团队阵容强大,包含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崔愷;马来西亚汉沙杨建筑师事务所创始人、2016梁思成建筑奖获得者杨经文;澳大利亚科技与工程院院士、澳大利亚勋章获得者、新南威尔士大学教授Deo Prasad;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教授Peter Luscuere;新加坡CPG集团首席创新官、新加坡建筑师注册局陈绍彦主席;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钱锋;华东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总建筑师黄秋平;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顾问总工程师冯雅;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建筑师仲继寿;台达楼宇自动化事业群副总经理江文兴。这些重量级评审专家为竞赛作品把关,确保了竞赛的学术水平。

2023台达杯国际太阳能建筑设计竞赛由国际太阳能学会、中国建设科技集团中央研究院、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主办,国家住宅与居住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承办,广州市重点公共建设项目管理中心、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可再生能源与碳中和建筑专业委员会、北京天正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世界建筑杂志社支持,台达集团独家冠名赞助。竞赛自2005年开赛以来,累计吸引了全球一万余团队报名参赛,组委会共收到提交有效作品2254件。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台达杯国际太阳能建筑设计竞赛作为行业智慧的共享平台、新能源应用服务平台、获奖作品的实践平台、创新人才的培养平台、低碳理念的传播平台等作用也日益显著。获奖作品的实地建设是本项竞赛的一大特点,组委会鼓励参赛者根据赛题的实际情况设计出具有前瞻性,创新性、适用性的作品。值得期待的是,竞赛的获奖作品将由组委会与项目合作方组织联合推进设计深化和实际建设,目前已有五个项目落成并投入使用,让太阳能与建筑集成应用的技术成果真正走进生活服务大众。

350020 125744-02

350032 125712-01 接触器模块 全面阐释“1+2+N”智能工厂建设新模式, 中控技术俞海斌受邀出席世界智能制造大会

聚焦“智改数转网联、数实融合创新”,12月6日,2023世界智能制造大会在南京开幕。中控技术高级副总裁俞海斌受邀出席大会智能制造与可持续发展论坛,并作《流程工业智能工厂的思考与实践》主旨报告。俞海斌从当前流程工业企业的核心需求和痛点出发,重点阐释了中控“1+2+N”智能工厂建设新模式,分享了中控技术在流程工业智能工厂建设中的探索和实践。

传统工厂正加速实现向未来智能工厂转型升级
当前,随着内外部环境和全球竞争压力的不断加剧,流程工业企业在生产制造和经营管理等方面都面临着诸多挑战,与此同时,新一代科技革命正推动制造业从工业3.0向工业4.0跨越,自动化、工业软件、互联网平台等基础设施日臻完善。俞海斌表示,与工业3.0的标准化不同,工业4.0重点在于聚焦个性化、场景化的应用实践,以自动化为基础,以数字化转型为途径,以智能化为目标,传统工厂加速实现向未来智能工厂转型升级。
他进一步指出,智能化的核心就是基于数字化转型后形成的、结合了大量的工业数据、工业知识、工业机理、工业模型、工业经验的多种工业软件应用,将极大提升企业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打造出以“开放集成、协同智能”为特征的智慧企业。

“1+2+N”智能工厂建设新模式
为未来智能工厂建设提供实施路径
基于深厚的产业洞察实践和产品技术沉淀,中控技术创造性地提出了“1+2+N”的智能工厂建设新模式,包含“1个工厂操作系统、2个自动化:生产过程自动化(Process Automation,PA)和企业运营自动化(Business Automation,BA),以及N个工业APP,为建设未来智能工厂提供一条明确的实施路径。
俞海斌介绍到,工厂操作系统使工厂的层次标准发生了革命性的改变,将传统多层的、数据和信息需要逐层传递的Purdue模型架构,转变为扁平化的、数据在同一层级上进行交互的架构,从而打破数据孤岛,真正实现数据的平台化、扁平化,同时在此基础上也将产生更多的工业APP应用,通过“工厂操作系统+工业 APP”技术架构,将极大加快企业智能化发展的步伐。他特别强调了机理模型和AI的结合使用在释放企业数据生产力上的巨大潜能。
中控“PA+BA”智慧企业架构,助力企业数据上下打通、左右互联、协同智能,赋能企业插上数智化的“翅膀”。通过生产过程自动化(PA),中控技术以全流程智能运行管理与控制系统(OMC)为基础,帮助企业面向工厂从原料到产品的全生产过程,利用先进的工艺、设备、信息、自动化等软硬件技术的融合,实现装置的安全、平稳、高效、低碳的自主运行。通过企业运营自动化(BA),基于“工厂操作系统+工业 APP”技术架构,利用 AI、大数据、数字孪生等先进软件技术,帮助企业实现卓越的运营管理,满足企业实现“安稳长满优”的核心需求。
整体来说,工厂操作系统,作为“数据底座”;全流程智能运行管理与控制系统(OMC),作为“控制底座”;流程工业过程模拟与设计平台(APEX),作为“模拟底座”;全设备智能感知平台PRIDE作为“感知底座”,是“1+2+N”智能工厂建设新模式的四大核心产品底座,为实现“1+2+N”流程工业未来智能工厂提供最强有力的支撑。
中控“1+2+N”智能工厂建设新模式
广受企业认可,效果显著
俞海斌强调了将好的理念产品化、产业化的重要性,“PA+BA”智慧企业架构在落地上、在产品化上要做好顶层设计,方向要正确、目标要明确、价值要精确。“中控技术的优势在于服务过近3万家客户,在不同的行业场景中具有了大量的实践经验。”
目前,中控“1+2+N”智能工厂建设新模式已在4100+套智能制造新模式中得以成功应用。在某大型氯碱智能工厂项目中,中控技术携手企业用户成功实现无人巡检、无人操作、无人记录“三无工厂”的建设,达成关键指标波动小于0.2%、操作频次下降95%、累积黑屏运行时间超过130天,大幅降本增效;在某大型煤化工智能工厂项目中,通过应用“1+2+N”智能工厂建设新模式,实现生产管控一体化、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建设成果,达成能耗物耗下降2%、制造成本下降3%的关键目标。在某世界级智能炼化一体化基地,构建生产管控协同、炼化一体化运行新模式,实现现装置有效自控率接近100%、操作频次降低95%以上、日报警平均数量减少80%,达到“黑屏操作”,实现智能工厂的少人化运行。
未来,中控技术将在智能制造领域持续投入,不断深耕,与更多生态伙伴一起,引领智能制造演进升级,携手共建未来智能工厂,朝实现智能工厂的完全自主运行的目标不断前进。

350032 125712-01

140SAI94000S 安全输入模块 行业资讯 | 《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印发

近日,工信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了《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提出了进一步平衡协调我国东西部算力,提高算力高效运载能力和存储能力,推动算力产业绿色安全发展,深化算力赋能行业应用的目标,进而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
图源:网络截图
根据该《计划》,国内将大力支持智能计算、边缘计算和超级计算相关技术与产品创新,在兼顾绿色低碳、高安全性的条件下,加快推动算力在工业、交通、医疗、金融、能源等多行业的应用,同时带动CPU、GPU、操作系统、存储等关键产品的国产化发展。
在这样的形势下,由此产生的政策利好和需求增长也带入了具备多性能集成、高适应性特点,在工业自动化、智能交通、智慧医疗、智慧金融、智慧能源等多行业实现广泛应用的嵌入式计算机市场。着力于各行业数据资源的深入挖掘和高效利用,以及实现关键任务环节自动化、智能化、数字化控制的需要,对嵌入式计算机产品的品质与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这样的形势下,华北工控作为一家集行业专用嵌入式计算机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于一体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顺应时代发展大势,创新打造了系列高性能嵌入式计算机产品已广泛应用于多行业领域,成为了众多客户实现多场域智能化、数字化、自动化转型发展的理想选择。
Part.1/ 完善的产品架构体系
华北工控打造了X86架构和ARM架构两条成熟的嵌入式计算机产品供应链。
客户可选基于英特尔、AMD、恩智浦、瑞芯微、海思、海光、飞腾、兆芯、龙芯平台处理器的多样化嵌入式主板、嵌入式准系统、工业整机和工业平板电脑产品。

Part.2/ 强大的产品客制化能力
华北工控从计算机硬件到操作系统、产品驱动、安全软件,无论是单板开发还是系统整机均可为客户提供高度弹性且客制化的产品及服务,可以最大程度满足不同行业领域客户的个性化产品应用需求。

此外,华北工控还提供针对嵌入式计算机产品的抗静电测试、脉冲测试、盐雾测试、高/低温等多种环境测试和功能测试,使产品具备更坚固耐用特性,具备更广泛的适用性。

140SAI94000S

9907-1106 大量模拟选项模块 西门子发布 Solid Edge 2024 添加 AI 辅助设计功能

西门子数字化工业软件日前推出 Solid Edge 2024® 版本,作为西门子 Xcelerator 的一部分,新版 Solid Edge 为产品设计提供新的人工智能应用以及基于云的数据共享和协同能力,帮助各规模制造企业进一步实施数字化转型战略,提高数据重用效率,推动机电设计和制造创新。

将 AI 辅助设计融入主流
Solid Edge 2024 首次将人工智能(AI)辅助设计引入 Solid Edge 软件,包含多项关键的增强功能。当零件置入装配体中时,Solid Edge 2024 新的 AI 装配关系功能将智能预测并提供有效的替选方案;此外,该版本还包含一款 AI 驱动型用户界面,能够学习使用模式,在光标处显示适合语境的相关命令。Solid Edge® CAM Pro 提供新的 AI 辅助 Operation Editing 功能,能够引导用户完成加工作业编辑流程,并根据加工应用和习得的零件编程风格提出建议。
这些新增功能以系统现有的智能建模功能为基础。如果与 Solid Edge 的创成式设计功能结合使用,根据预定义的几何与功能约束条件自动设计理念,则可清除常见任务中的重复作业,加快设计速度,使得设计师和工程师能够更加专注于探索与创新。“Solid Edge 2024 可以帮助我们实现更智能的工作方式,提高生产效率,”Ariel Corporation的 David Iverson 表示,“通过将人工智能引入设计流程,我们能够有效减少在重复任务上的时间,进而有更多的时间来做其他创新性工作。”
扩展基于云的协同优势
Solid Edge SaaS 的订阅包括通过 Teamcenter® Share 应用程序获得基于云的数据共享和协同能力。Teamcenter Share 具备一系列云功能,可以在任何地方、通过任何设备与同事、合作伙伴及客户进行协作。新版 Solid Edge 实现了与西门子工业软件之间的精简集成,改进了 Solid Edge 与 Teamcenter Share“开箱即用”的集成方式,并提供 Office 文档和 3D 数据的交互式预览及增强的显示看板,优化任务/状态的可视性,提高存储能力,并扩大文件支持功能,帮助客户增强沟通,按照市场要求推进项目快速开展。
将实时产品配置引入销售流程
新的 Solid Edge® Design Configurator Connect 软件提供即时在线的产品配置功能,可按照客户的特定需求快速完成产品配置。以现有的 Solid Edge Design Configurator 软件为基础,新软件能够帮助销售工程师与终端客户通过基于 web 的门户完成报价所需的产品配置,而无需在本地安装 Solid Edge 软件。
提高 Solid Edge 产品体系的生产效率
Solid Edge 2024 还扩大了整个产品套件的功能,提高整体生产效率。新版本现在首次打开复杂产品模型的速度比之前快 9 倍,并能随着模型运动实现自动更新、获得更具沉浸感的真实世界环境。

9907-1106

Search for products

Back to Top
Product has been added to your ca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