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24/7+86 18859254943
联系我们 24/7+86 18859254943

S72402-NANANA-NA  冗余输出模块 2023进博会现场丨浙石化与施耐德电气再携手,合力促进产业绿色发展

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简称“进博会”)期间,浙江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浙石化”)与施耐德电气再次签订合作协议,继续深化双方战略合作关系。本次双方就浙石化化工新材料项目Triconex SIS安全仪表系统,及一系列覆盖工厂全生命周期的软硬件一体化解决方案开展深度合作,以期打造石化行业适应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新标杆。在进博会现场,浙石化执行董事罗伟、施耐德电气高级副总裁、工业自动化业务中国区负责人庞邢健代表双方签署协议。

近日,工信部等七部门印发《石化化工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提出,要制定智能工厂建设标准,促进行业智能化升级。浙石化作为全球最大单体炼厂之一,不仅亟需加快自身数字化和绿色低碳双转型,还承担着引领其产业链上下游的带头责任,而施耐德电气凭借在能源管理和自动化领域数字化转型的长期积累与实践,成为浙石化迈向高效与可持续发展的最佳合作伙伴之一。
软硬结合 打造产业数智化转型范例
此次签约,将以浙石化于浙江舟山在建的新材料项目为主体,由施耐德电气提供以Triconex控制器为核心的全厂SIS安全仪表系统解决方案,助力浙石化进一步深化“工业互联网+危化安全生产”技术体系和应用生态系统建设,在增强安全生产风险感知评估、监测预警和响应处置能力的同时,提升安全生产和管理水平。
根据协议,在浙石化一期和二期工程及其它扩展项目中,施耐德电气将提供Triconex SIS安全仪表系统、Foxboro现场仪表解决方案以及变频器等系列产品。凭借先进的技术、软件应用和专门的安全专家,施耐德电气将赋能浙石化整个安全生命周期,以确保安全性与收益性兼得。
协议还明确,双方将进一步深化在智能互联工厂(互联过程、互联资产、互联人员)业务领域的持续合作,旨在帮助浙石化提高生产运营效益、资产可靠性,以及安全生产和操作员技能。其中,借助AVEVA APC先进过程控制系统,可有效稳定浙石化装置生产,减少装置能耗且提高高附加值产品的收率。借助AVEVA RTO在线实时优化系统,通过调整操作参数,使生产过程处于最佳运行状态的方法,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的提升。借助供应链优化系统 Spiral,提供一体化企业级供应链管理,打破传统的单点系统造成的信息孤岛,解决企业决策缓慢的问题。同时,基于AVEVA OTS操作员仿真培训系统一比一仿真生产动态运行过程,用于人员培训;通过设备预测性维护软件,浙石化能够在未来实现资产可预测维护。此外,双方还将结合虚拟现实技术、移动技术和数字化技术等,推动从操作员技能培训、设备维护过程的流程化管理、AR/VR技术应用,到生产报警管理、DCS回路性能管理等多方面举措落地。
施耐德电气高级副总裁、工业自动化业务中国区负责人庞邢健表示:“凭借对浙石化项目需求的深刻理解,施耐德电气全面融入先进、适需的软硬件产品及完整的解决方案,将以专业的数字化能力帮助浙石化实现安全生产与高效运营,进而为石油化工企业加快安全生产体系建设提供技术指引和先进范例。”
强强联合 引领石化行业数智化发展
此次浙石化与施耐德电气顺利“续签”,是双方长期合作的延续。早在2017年,施耐德电气就为浙石化4000万吨/年炼油化工一体化项目一期工程部署了全厂Triconex SIS安全仪表系统和气体检测报警系统(GDS)。而后,浙石化又于2022年部署了施耐德电气的AVEVA APC先进过程控制系统和AVEVA RTO实时优化系统,涵盖蜡油催化装置、450万吨/年重油催化装置及丙烷脱氢等多套装置;本次签订协议在高性能树脂及高端新材料项目工程中部署Triconex SIS安全仪表系统。未来,双方还计划在双碳咨询、大数据管理平台、实时优化等多个领域展开新一轮的交流与合作。
浙石化执行董事罗伟在签约仪式上表示:“多年来,我们与施耐德电气不断加强合作,为双方的需求理解、默契协作、相互信任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达成此次战略合作提供了有力支撑。未来,我们双方将展开更深层面、更广领域的合作,为我国石化行业加快数智化升级和智能工厂建设提供更多有益引导与积极借鉴。”
作为国内石化领域的龙头企业,浙石化坚定不移地践行新型工业化道路,秉持绿色安全的发展底线,通过积极推动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新业态融合发展,持续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致力于成为适应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行业标杆。在此过程中,施耐德电气作为浙石化多年来数字化转型的战略合作伙伴,将继续在其数字化和绿色低碳双转型道路上给予强大支撑,携手开启合作新征程,合力推动中国石化行业加速数智化升级、实现高质量的可持续发展。

S72402-NANANA-NA

T8461C 自动化控制模块 艾斯本联合沙特阿美推出全新碳捕获与利用创新软件

全球工业软件领导者艾斯本技术有限公司宣布与全球顶尖综合能源和化工集团沙特阿美建立伙伴关系,推出独有的集成建模和优化解决方案,使资本密集型行业可以拥有实用、经济的碳捕获与利用(CCU)解决方案。
新解决方案基于沙特阿美与韩国科学技术院(KAIST)合作开发的技术。 该技术是沙特阿美众多碳减排优化技术中的一项,沙特阿美通过其子公司沙特阿美技术公司(SATC)将该技术授权给艾斯本。 其目的是通过同时考虑经济性、工艺设计、运营限制以及碳减排等因素,确定最有前景的碳捕获与利用途径。此举创新旨在帮助企业做出有据可依的决策,支持碳管理战略的部署,优化和加速可持续运营。
沙特阿美研发中心碳管理首席技术专家Aqil Jamal博士说:“这套先进可靠的优化算法由沙特阿美开发,它为用户提供了一个可视化的超结构界面,使用户能够直观地开发方案和成本曲线。”
沙特阿美技术战略和规划总监Bashir Dabbousi博士补充说:“双方通过优势互补,结合集成建模与优化,帮助用户做出有关碳战略的明智决策,推动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艾斯本可持续发展产业部总经理Vikas Dhole博士表示:“我们与沙特阿美达成的协议表明,要解决碳排放挑战并创造可持续的未来,技术创新企业之间的合作至关重要。 通过与沙特阿美合作,艾斯本将推出创新方案,帮助企业快速评估潜在机会和新的创新解决方案,在确保盈利的同时减少碳足迹。”
该解决方案将帮助企业:

T8461C

SPFEC12 模拟输入模块 中国联通携手华为,发力智能制造,高可靠5G LAN功能成功验证!

近日,中国联通、华为在浙江巨石的5G全连接工厂,完成了业界首次跨SMF 5G LAN组网的可靠性验证,这标志着中国联通专网Plus 3.0在5G进入核心生产环节迈出重要一步。
01
中国联通助力巨石打造其第一个商用5G LAN全连接工厂
中国巨石股份有限公司是世界玻纤领军企业,占世界玻纤产能的25%,中国产能的40%,是我国新材料行业进入资本市场早、企业规模大的上市公司之一,多年来一直在规模、技术、市场、质量、效益等方面处于领先地位,是中国工业大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中国专利金奖、全国质量奖获奖企业,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国家工业产品绿色设计示范企业,入选国家第一批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名单。
中国联通助力巨石打造其第一个商用5G LAN全连接工厂,5G DTU安装到工控柜中与业界主流的PLC深度融合,5G LAN和VxLAN融合的端到端L2组网,实现了PLC之间的实时协同,以及PLC与SCADA之间的L2端到端连接,使得5G深度融入到生产核心场景。
随着5G深度融合,以及5G LAN延伸到多园区广域组网,单SMF故障导致5G LAN组网失效的问题日益严重。华为公司与中国联通紧密配合,创新性地提出了跨SMF的组可靠性增强方案,突破网元架构实现组会话的信令面和转发面归一化,满足在SMF单节点故障时,选择可用SMF重新创建UE会话,自动恢复5GLAN业务。该方案为巨石车间业务稳定可靠不间断运行提供了重要技术保障。
该5G全连接工厂不仅聚焦工厂内部数字化智能化转型,还将扩大到外部,基于联通5G统一多园区专网方案,拉通产业上下游,建立广域的5G LAN组,形成一张5G专网,将公司的先进玻纤生产技术从桐乡总部推广至成都、九江、苏伊士等全球分部,为引领玻纤工业高质量发展作贡献。
02
“5G+工业互联网”参与各方也在持续发力
为加快5G与工业互联网的商用步伐,国家相关部门在推动政策上持续加码。2021年2月,工信部印发了《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提出到2023年,在10个重点行业打造30个5G全连接工厂,这一目标对于工业互联网的发展十分重要,将推动行业智造升级。2021年7月5日,国家工信部等十部门联合发布《5G应用“扬帆”行动计划(2021-2023年)》,提出推进5G模组与AR/VR、远程操控设备、机器视觉、AGV等工业终端的深度融合,加快利用5G改造工业内网,打造5G全连接工厂标杆,形成信息技术网络与生产控制网络融合的网络部署模式,推动“5G+工业互联网”服务于生产核心环节。
在行业应用层面,“5G+工业互联网”参与各方也在持续发力。作为中国最早开始5G探索实践的企业之一,美的近年来不断与通信运营商以及供应商进行合作,加速5G应用场景的落地。2021年7月20日,由美的、联通、华为携手在美的厨热事业部顺德工厂打造的广东省首个5G全连接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正式亮相。同时,上线了5G融合定位技术,这也是该技术在全球智能工厂业务中的首次应用。

SPFEC12

T8110B 数字量输入模块 海康又发新品,机器视觉再插一脚

海康威视旗下子公司海康机器人致力于机器人研发制造,在不久前海康机器人推出了新一代工业读码器产品,海康机器人全新ID3000XM工业读码器,分辨像素更高,兼顾效率和精度。镜头焦距覆盖8mm~25mm,具备自动调焦的功能,让行业使用起来更加精准、高效,,以更小的尺寸、更智能化的性能,为行业提供了更便捷的服务和体验。
读码器对工业中的生产制造有很大的作用,其应用广泛、速度更快、精度更高、稳定性更佳成为企业核心的关键选择。
识别“身份”精确处理是读码器的关键
目前各种产品的生产制造都离不开自身的身份ID,拥有ID可以使企业更好管理,溯源。工业读码器的诞生就是为了更快识别他们的“身份”。用于读取和解码条形码、二维码和其他类型码的设备。它在企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可以通过机器人的扫码帮助企业提高物品的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升产品质量和加强管理。
工业读码器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在生产线上,产品通常需要进行标识和追踪,以确保生产过程的可控性和可追溯性。通过使用工业读码器,工人可以快速而准确地读取产品上的条形码或二维码,从而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人力成本。此外,工业读码器还可以与其他设备集成,实现自动化生产,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
工业读码器可以降低人工成本,增加识别精准度。在传统的生产过程中,人工读取条形码或二维码可能会出现误读或漏读的情况,导致生产线停工或产品质量问题。而工业读码器具有高度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可以避免这些问题的发生,减少了因误读或漏读而导致的生产线停工和产品召回的成本。
工业读码器还可以提升产品质量,保证产品的准确性。在生产过程中,工业读码器可以读取产品上的条形码或二维码,并与数据库中的产品信息进行比对。通过这种方式,企业可以确保产品的正确性和一致性,避免因错误的产品标识而导致的质量问题。此外,工业读码器还可以检测产品上的条形码或二维码是否完整和清晰,从而提前发现潜在的质量问题。
因此,工业读码器速度更快、精度更高、稳定性更佳成为工业读码器的核心关键。
硬件提升是机器视觉发展的基础
工业读码器一般作用于机器视觉,机器视觉技术是现代工业的一大特点,整体呈现出自动化、标准化程度高等特点。
伴随AI技术的发展,机器视觉的市场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大,硬件的支持的显得各位重要。
聚焦国内,国产机器视觉厂商正逐步崛起,成为国内市场中坚力量。如以光源为代表的核心零部件已逐步实现替代,且正往高端化发展;3D视觉传感器正不断探索潜在的细分领域应用,寻找潜在的增长爆点;而软件算法亦伴随AI技术发展不断更新升级。国内机器视觉产业发展也在不断地克服困难中稳步前行。
当前机器视觉技术困境首先是由于对制造工艺和质量要求的提高带来的性能极限挑战,对于产品的识别检测,其检测速度的要求将越来越高,硬件的提高将会成为机器视觉发展的的其中一个重要因素。

T8110B

SR489-P5-LO-A20-E 模拟输出继电器 一中心五平台,施耐德电气助力古越龙山建设黄酒数字化工厂

近日,中国黄酒行业龙头古越龙山绍兴酒股份有限公司与施耐德电气携手打造的数字化工厂项目正式启动。在该项目中,施耐德电气为古越龙山提供了APS高级生产排程+MES制造执行系统整体解决方案,从包装车间高级排程、仓储物料及设备管理、流程无纸化、生产全程透明可追溯、生产报工等模块入手,建设中国黄酒行业的数字化工厂。通过精益、管理与软件协同配合,在人机料法环全要素实现闭环,帮助古越龙山及其生态圈建立高级排程能力,为建设灯塔工厂奠定基石。通过打造行业生产排产智能化标杆,进一步赋能古越龙山巩固行业龙头地位,加速黄酒产业绿色低碳变革,推进行业高效、绿色低碳发展。

浙江古越龙山绍兴酒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黄酒行业的领导者,主业黄酒年产量超17万千升。旗下拥有古越龙山、沈永和、女儿红、状元红、鉴湖等五大黄酒知名品牌。面对口味多样、品质升级、安全健康的市场趋势,古越龙山在坚守传统工艺、传承历史文化同时,积极运用科技手段,与全球能源管理和自动化领域的数字化转型专家施耐德电气携手,通过数字化转型和绿色低碳发展,为黄酒行业打造品质标杆。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场对酿造行业产品的质量、安全、口味都有了更高的要求。曾经遍布千年华夏文明各个角落的黄酒,正亟待以崭新的面貌呈现于世人面前。”施耐德电气工业自动化食品饮料高级行业经理潘知翼表示,“施耐德电气在酿造行业有着丰富的行业经验和实践案例,可为客户提供从咨询到落地一体化的绿色智能制造解决方案,帮助酿造行业客户实现过程先进性、工艺流程标准化、透明可追溯三大核心价值,从而帮助客户提升生产效率,增强制造全流程的透明度和可追溯性,保障产品安全和质量,推动行业在价值链每一环节的数字化转型。”
古越龙山多年来不断探索数字化改革,目前正在以“一个中心、五个平台”的总体思路,即建设数字化管控中心、资产数字化管理平台、营销管理数字化平台、生产数字化管理平台、企业管理数字化协同平台和产业园数字化平台,扎实推进数字化改革,实现传统产业向智能制造、数字化工厂迈进。古越龙山股份公司总经理徐东良指出,目前古越龙山的数字化升级正在有序推进,希望通过本次与施耐德电气的合作,充分发挥数据在提高生产力和生产效率上的作用,使其成为可供企业决策者参考的知识洞察,完成从建设自动化包装车间到整体数字化、智能化工厂的全面升级。
施耐德电气深耕中国市场近四十年,持续关注酿造行业发展并深挖企业需求。基于深刻的行业洞察和经验积累,凭借端到端的软硬件一体化的解决方案和服务,通过顶层规划的咨询服务、数字化工厂规划、能源管理及一体化生产调度、集成化运营管理,助力酿造行业加速数字化转型与可持续发展,迈向未来工业。

SR489-P5-LO-A20-E

SST-PB3-CLX 工控DCS系统模块 埃夫特董事长游玮专访:国产工业机器人迎来重大机遇

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近年增长迅猛,相关鼓励产业发展的政策也接续出台。为更好助力我国工业机器人发展,行业企业正逐步实现技术突破,提高工业机器人的国产化水平。
埃夫特智能装备董事长兼总经理游玮在接受中国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的经济环境对各个制造型企业提出了更高的提质、降本、增效要求,这对于机器人,特别是国产工业机器人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机遇。
市场巨大
埃夫特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工业机器人产业的科技公司。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该公司工业机器人产量10240台,同比增长122%;销量9567台,同比增长118%。
游玮表示:“我们在今年10月已经提前完成了产销万台的年度目标,在第四季度还会继续进行市场开拓。”
他认为,当前,国产工业机器人的存量市场和增量市场都蕴藏着较大机遇。
在存量市场方面,游玮表示,埃夫特会加大在主流应用行业的投入,明年会重点进入汽车整车及汽车零部件领域。
“这个领域国产机器人市场占有率非常低,上升空间非常大。这部分主流行业我们称之为存量市场,这个存量市场非常大,国产机器人有很大的机会能在存量市场中获得自己的份额。”游玮说。
在增量市场方面,游玮认为,机器人的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能让原来用不了机器人的制造业也能快速用上机器人。“一些传统的制造业,特别是多品种小批量作业场景,传统编程型机器人无法有效适应,其机器人渗透率是非常低的。如果机器人变得更智能,就可以解决这些痛点。”游玮表示,“这部分的增量市场会更大。”
研发高投入
游玮认为,研发创新对企业的持续发展,特别是持续高质量发展来说,是一个必备要素。未来企业在竞争中能否满足客户需求,核心在于产品力和技术底蕴。所以,研发创新是这个行业必须要去做的事情,而且要保证一定的强度。
游玮表示,埃夫特的研发投入强度是比较大的,特别是在机器人业务板块,研发投入占到了每年机器人业务营收的双位数百分比以上。
“保证这个投入强度有两个原因:首先,中国的工业机器人跟国外有30—40年的差距,如果不能保证足够的研发强度,就很难去快速追赶;其次,中国制造业的客户群体有差异化特征,如果不去做针对性贴近市场的研发投入,是很难抓住客户痛点,形成差异化的竞争优势的。”游玮说。
游玮表示,无论是并跑还是领跑,都需要保持较高的研发投入。当然,短期内会因为国外机器人价格的下探而形成售价压力,导致短期内投入跟产出不匹配,但这是必须要走的路径。与此同时,资本市场在企业研发创新过程中会起到非常大的助推作用。
亟待标准化
游玮认为,由于近几年国家支持和市场推广,国产工业机器人已得到飞速发展,国产工业机器人市场占有率在不断提升,国产机器人也正在从原来的边缘市场进入到主流应用场景,如光伏、锂电、电子制造等。
“当然,目前国产机器人在一些核心性能和功能完整性上跟国外机器人相比还有差距,这些差距需要在一些应用场景中去不断打磨与孵化。国产机器人还会继续往更高端的场景,如航空制造、轨道制造、汽车整车制造等方面去探索,进一步打磨产品功能和提升产品性能。”游玮说。
面对ChatGPT的兴起,游玮认为,通用人工智能未来要在制造业落地必须得有一个执行终端,工业机器人一定是通用人工智能技术在制造业落地的很重要的抓手和载体,所以两者结合是非常自然的。
不过游玮也表示,目前大模型要去驱动或完成对现有工业机器人的调度和部署也遇到了一些瓶颈。
“现在的工业机器人底层的应用程序接口并不统一,甚至机器人的编程语言都是不统一的,这给通用人工智能技术嫁接到机器人上带来了一个很大的现实障碍。所以,工业机器人底层软件的标准、架构,机器人编程语言,以及应用程序接口的统一和标准化,可能是未来业界要去重点关注的问题。埃夫特已经开始了相应的工作,并在积极部署与产业链相关的合作伙伴和友商,能把相应的标准尽快建立起来。”游玮表示。

SST-PB3-CLX

T8110B 数字量输入模块 产教融合 | 三菱电机深化智能制造产业学院发展

2023年10月底,三菱电机智能制造产业学院2023院长联席会议在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顺利召开,来自常熟理工学院、沧州师范学院、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等9所院校的代表参与会议。

与会专家指出,要依据国家提出的“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计划”和“现场工程师人才培养计划”来指导产业学院建设,共建资源基地、共商培养方案、共组教学团队、共研课题项目、共编教材资料、共办培训竞赛,有利于实现校企合作共建共融协同育人,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为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同时发挥高水平专业优势,会上倡议通过政行企校联动、岗课赛证贯通的培养模式,提高技术技能型人才供给质量,提供让学校骄傲、学生自信、用人单位放心的梯度人才培养方案。
会议结束后,在11月上旬,产业学院联盟校专业带头人到访三菱电机智能制造科创中心,实地了解最新自动化技术的实际应用,并探索如何基于最新自动化技术来修正项目型人才培养方案,落实高标准、高要求、高质量、高水平产业学院建设标准。

创建产业学院是实现产教深度融合的重要途径,自2022年初与常州科教城现代工业中心签署战略合作以来,三菱电机正式开展与全国高校共建智能制造产业学院工作,迄今已先后成立6所产业学院,联盟院校队伍不断壮大。

“产学合作、技创才源”,是三菱电机打造智能制造产业学院过程中始终秉持的宗旨,多年来不断协同院校在双师型建设、实践基地建设、课程标准建设等多维度调研,共同探索符合未来电气工程师的新型人才培养需求,为中国制造业培养输送优秀人才,为实现充满活力、富裕繁荣的社会作出贡献。
关于三菱电机自动化(中国)有限公司
作为全球自动化领域的领导厂商,三菱电机以其优秀的自动化产品和技术服务于全球各行业用户。在中国,三菱电机的PLC、变频器、伺服、CNC、低压电器、工业机器人、加工机等产品运行在各行各业,e-F@ctory智能制造解决方案构建出智能化工厂的框架并落地实施,为中国经济发展积极做出贡献。
更多请详见网站:https://www.mitsubishielectric-fa.cn/

T8110B

SST-PFB3-VME-2  控制器模块 汇川技术与恒天重工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11月19日,在2023上海纺织机械展览会现场,汇川技术与恒天重工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深化交流合作  助推纺织设备数字化、智能化
根据战略协议,双方将着眼于长远发展的战略考虑,强强联手,精诚合作,充分实现资源共享,助推恒天重工纺织设备业务实现数字化转型,走好新型工业化道路。

恒天重工与汇川技术本次战略合作协议的签署,对双方进一步加大合作力度、取得更多合作硕果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代表双方正式携手创新研发纺织装备产品自动化解决方案,共同推进工业文明、共创美好生活。
恒天重工总经理
吕宏斌
汇川技术与恒天重工双方本着建立紧密型深度合作伙伴关系,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凝聚发展共识,充分整合各自的技术优势和综合竞争优势,共同对纺织设备在数字化、智能化方面的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汇川技术联合创始人、董事、副总裁
周斌
恒天重工总经理吕宏斌、副总经理李新奇、总工程师王少平、总经理助理许雪峰和李建伟,汇川技术联合创始人、董事、副总裁周斌,汇川技术通用自动化副总裁许鹰泉、汇川技术纺织行业总经理齐志远、汇川技术棉纺行业总经理刘京建、汇川技术纺织行业高级行销经理吴自行等相关人员出席了本次签约仪式。
11月21日,应汇川技术邀请,恒天重工总工程师王少平一行到访汇川技术苏州基地考察交流。王总听取了汇川技术的发展历程以及核心技术,纺织机械装备智能化、能源管理应用的物联网技术、绿色和智能工厂建设等内容的介绍。王总表示:“恒天重工与汇川技术的发展理念相通,发展目标契合。未来,恒天重工和汇川技术会发挥协同效应,观大势、顾大局、谋长远。携手为中国纺织行业带来更多创新和机遇,共筑行业美好明天。”

恒天重工总工程师王少平一行参观汇川展厅
恒天重工
恒天重工成立于1949年11月13日,是新中国最早投产的国营纺织机械厂,被誉为中国纺机装备的“孵化器”。恒天重工核心主业的纺机业务已发展成为全品类非织造布成套生产线综合供应商,涤纶、特纤、纤维素纤维成套装备,织造浆纱及印染成套装备供应商,是我国纺机行业技术装备先进、产品功能齐全、品种繁多、辐射面广、开发能力强的大型国际化国有企业。

SST-PFB3-VME-2

T8231  运动控制模块 同心协力,携手共赢–浩亭技术集团2024财年代理商大会成功举办

11月17日,在热带风情的海南三亚,浩亭技术集团成功举办了2024财年代理商大会。本次大会以“同心协力,携手共赢”为主题,吸引了全国各地的签约代理商齐聚一堂,共商大计。

会议伊始,浩亭全球销售运营总监Duening Edgar-Peter的热情致辞揭开了大会的序幕,他为会议定下了积极向上的基调,代理商们在会议上细致了解了浩亭在即将到来的2024年的销售目标,以及为实现这些目标所规划的产品发展策略和销售重点。

图:浩亭全球销售运营总监Duening Edgar-Peter
同时,浩亭亚太区销售运营总监兼CFO Simon Chen也在会上表达了对2024年的美好展望,他表示未来将与代理商紧密合作,集团将通过提供更灵活的解决方案和支持,来帮助代理商扩大业务并提升市场份额。

图:浩亭亚太区销售运营总监兼CFO Simon Chen
会上,浩亭对中国代理商政策、订单与交付管理、质量能力和服务等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并对代理商进行了隆重的颁发授权仪式。此次大会不仅是一个展示浩亭最新产品与服务的平台,更是一次深化合作伙伴间相互理解与支持的机会。会议期间,代理商们积极交流,畅谈如何在各自的市场中落实浩亭的销售策略,以及如何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
连接技术、连接未来
为了更好应对数智化浪潮带来的需求,浩亭各大业务部门对浩亭产品的应用进行了全面讲解,其中包括锂电及半导体、储能和氢能、定制化解决方案和连接器创新业务。这也表明了浩亭产品在工业连接技术中体现的创新性、可靠性和耐用性,可以提供广泛的定制解决方案以满足多样化的行业需求。

通过应用需求的讲解,代理商能够更好地了解浩亭产品优势和应用特点,也可以为下游客户带来更匹配和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同时,浩亭遵循严格的质量管理标准并注重环境责任,确保了全球范围内的客户都能获得高标准的产品和服务。
本次代理商大会也再次证明了浩亭在产品和生态方面的行业领导地位,不仅在技术创新上,也在建立和维护强大合作伙伴网络上都表现出色。随着会议的落幕,所有的焦点都集中在即将到来的一年。有了共同的目标和战略,加上浩亭技术集团的支持,代理商们正迈向一个前景光明的2024财年。

T8231

T8310 自动化控制模块 传感器芯片公司锐思智芯完成数亿元Pre-B轮融资 联想创投继续跟投

近日,新一代融合视觉传感器芯片公司锐思智芯宣布完成数亿元Pre-B轮融资。国投创业、元禾辰坤联合领投,联想创投、清科创投、谷雨嘉禾、同歌创投、中科先进产业基金、深圳天使母基金、讯飞创投、追远创投等老股东持续跟投。创始人邓坚表示,本轮资金主要用于企业产品量产、加速新产品研发及新领域开拓等。
锐思智芯是一家新型融合视觉传感领域的芯片研发及整体方案提供商,核心技术为其独创的Hybrid Vision融合视觉传感技术,核心产品是融合式视觉传感器芯片ALPIX系列,为智能手机、消费电子、智能安防、智能汽车领域提供一体化智能视觉解决方案。

元禾辰坤表示:“近年来手机端创新技术点稀缺,融合视觉传感器作为锐思智芯的核心产品,集成了CIS及EVS的优点,有望率先在智能手机、消费电子和安防监控等领域得到应用,增长前景广阔。锐思智芯拥有高端芯片、机器视觉、人工智能、软硬件等复合背景的优秀团队,具备很强的技术和人才壁垒,有望成长为行业内的标杆企业。”
此前,锐思智芯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其首款基于Hybrid Vision融合技术的芯片ALPIX-Pilatus于2021年10月发布,验证了融合视觉方案的可行性。随后,于2022年7月发布了首款高端融合视觉传感芯片ALPIX-Eiger,主要应用于智能手机、运动相机等消费电子产品。
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联想创投集团总裁贺志强表示:“视觉AI在消费电子、智能安防、智能汽车等领域爆发出巨大的市场潜能,这是AI带来智能化革命的其中一个表征。高端成像技术则为视觉AI大规模应用打下基础。锐思智芯作为杰出的融合视觉传感器研发商,拥有一支算法、软件、硬件、芯片研发经验与能力兼具的团队,其领先的融合式仿生视觉技术使事件相机性能大幅提升,使视觉AI落地在更丰富的场景,特别契合联想集团AI for all的全新理念,联想创投将依托CVC2.0的生态优势持续为锐思智芯提供赋能,共同推动视觉AI生态的繁荣发展。”
国投创业认为,融合视觉传感器可以有效应用在高速拍照、智能安防及自动驾驶领域,锐思智芯独创型地研发出将事件型传感器和传统图像传感器融合的技术,可实现单芯片同时输出事件流信号及RGB信号的功能,未来市场前景将更为广阔。锐思智芯核心团队有着丰富的行业经验,公司融合视觉传感器产品得到了众多下游客户的认可,是国际上最先将该类型传感器推向商业化的公司之一,符合国家战略方向和产业发展需求,对于提高我国在图像传感器领域竞争力带动相关领域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据锐思智芯透露,企业将参加2024年1月在美国拉斯维加斯举办的CES国际消费类电子产品展览会,期待与全球的创新者、合作伙伴和客户共同探讨,融合视觉传感技术新的应用可能性。

T8310

Search for products

Back to Top
Product has been added to your ca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