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24/7+86 18859254943
欢迎访问成都阳光熹禾电气有限公司

CI532V05 控制器模块 泰瑞达宣布收购Mobile Industrial Robots

Teradyne announces acquisition of Mobile Industrial Robots (MiR) 泰瑞达宣布收购Mobile Industrial Robots(MiR)
April 25, 2018 — Teradyne, Inc. (NYSE:TER) and the shareholders of Mobile Industrial Robots (MiR) today announced the acquisition of privately held MiR of Odense, Denmark for €121 million ($148 million) net of cash acquired plus €101 million ($124 million at current exchange rate) if certain performance targets are met extending through 2020.
2018年4月25日——泰瑞达公司以及Mobile Industrial Robots(MiR)公司股东今天宣布,泰瑞达以1.21亿欧元(1.48亿美元)净现金收购总部在丹麦欧登塞的私人控股公司MiR,如果2020年实现特定的绩效目标,则额外增加1.01亿欧元(按现行汇率计算为1.24亿美元)。
MiR is a leading supplier of collaborative autonomous mobile robots (AMRs) for industrial applications. The AMR market is an emerging category within the approximately $1.1 billion logistics systems segment of the professional services robot market and is expected to grow rapidly in the years ahead.
MiR是面向工业应用的协作式自主移动机器人(AMR)的领先供应商。自主移动机器人市场是专业服务机器人市场中约11亿美元物流系统行业的新兴类别,预计未来几年将增长迅速。
“We are excited to have MiR join Teradyne’s widening portfolio of advanced, intelligent, automation products,” said Mark Jagiela, President and CEO of Teradyne. “MiR is the market leader in the nascent, but fast growing market for collaborative autonomous mobile robots (AMRs). Like Universal Robots’ collaborative robots, MiR collaborative AMRs lower the barrier for both large and small enterprises to incrementally automate their operations without the need for specialty staff or a re-layout of their existing workflow. This, combined with a fast return on investment, opens a vast new automation market. Following the path proven with Universal Robots, we expect to leverage Teradyne’s global capabilities to expand MiR’s reach.”
泰瑞达总裁兼首席执行官Mark Jagiela表示:“我们很高兴MiR加入泰瑞达不断扩大的先进智能自动化产品组合。MiR是协作式自主移动机器人这个新兴但增长迅速的市场领导者。与优傲机器人的协作机器人一样,MiR协作式自主移动机器人帮助大型及小型企业无需专业人员或重新布局现有工作流程,也能容易地逐步实现业务自动化。再加上快速的投资回报,这就打开了一个广阔的新自动化市场。继成功收购优傲机器人之后,我们希望利用泰瑞达的全球能力拓展MiR的布局。”
MiR was profitable in 2017 with annual revenue of $12 million USD, more than triple 2016 revenues and had Q1’18 sales of $5 million.
2017年MiR实现盈利,年收入为1200万美元,是2016年的三倍多,2018年第一季度销售额达500万美元。
“Joining Teradyne allows us to advance our engineering and development investments to provide greater value to our customers and further expand our market leadership in industrial autonomous mobile robots,” said Thomas Visti, CEO of MiR. “Teradyne’s worldwide reach, world-class engineering and support capabilities, financial strength and proven model for leveraging those strengths will help us grow in new and existing markets worldwide.”
“加入泰瑞达使我们能够加强我们的工程及开发投资,为我们的客户提供更大的价值,并进一步扩大我们在工业自主移动机器人领域的市场领导地位,”MiR首席执行官Thomas Visti说道。“泰瑞达的全球影响力、世界一流的工程和支持能力、财务实力以及利用这些优势的行之有效模式,将帮助我们在全球新兴市场和现有市场中不断发展壮大。”
“My main focus is to get our mobile robots out to the entire world,” said Niels Jul Jacobsen, CSO, founder of MiR. “With Teradyne as the owner, we will have strong backing to ensure MiR’s continued growth in the global market.”
MiR创始人兼首席方案官 Niels Jul Jacobsen表示:“我最关注的是让我们的移动机器人走向全世界。加入泰瑞达公司,将确保 MiR在全球市场的持续增长提供有力支持。”

CI532V05

SR469-P5-HI-A1-E 自动化模拟量输入输出模块 第14届中国电气工业发展高峰论坛在京隆重举行

2018年4月26日,以“智能·互联·高效·安全”为主题的“国家电气论坛暨第14届中国电气工业发展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

该论坛由机工传媒·电气时代杂志社主办,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为指导单位,中国电器工业协会、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为协办单位。
论坛主题鲜明
随着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提出和持续推进,中国电气工业迎来了突破发展、跨越式转型升级的关键期。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等不仅成为电气领域新的热词标签,更让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直至用电整个产业链产生了深刻变革。
此外,随着国家“节能降耗”政策的不断深入,更加高效、节能、安全、低噪音,且具有智能化等特质的电气及相关产品得到广泛推广应用。使用“清洁”电能、保证数据和用电安全、推动能源互联网发展等等成为了目前电气行业创新发展的主要方向。
在此背景下,“国家电气论坛暨第14届中国电气工业发展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会议围绕再电气化的发展路线、智能电网的建设与改造、中国制造2025与电力装备、“一带一路”倡议与中国能源、能源互联网与电气工业的结合等问题展开讨论。
本次论坛围绕电气领域的关键话题:智能、互联、高效、安全,阐述了新时代下中国电气工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与大家共同探索了中国电气工业发展的新思路。中国工业领域的泰斗级人物原机械工业部副部长陆燕荪发表主题演讲,解读了新时代下中国电气工业的发展方向和企业的责任和使命;国家电网科技部主任沈江对电力发展的再电气化为做了全面分析;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欧阳劲松与大家分享智能工厂建设的思考与建议。欧阳劲松强调,在智能制造实施道路上,我们应该避免盲目跟风,企业必须明确经济效益指标,以打好2.0和3.0基础为首要任务,找到合适自身的实施路径;中国机械科学研究总院原副院长屈贤明发表了题为“中国制造2025与智能制造”的主题演讲。另外,还有来自菲尼克斯电气、施耐德电气、电能(北京)认证中心、德力西电气、达索公司带来的精彩演讲。
同期活动亮点纷呈
论坛期间,亮点频频,电气时代杂志社隆重发布了“新时代中国外交下的中国电气工业国际化”暨《电气时代》“国际瞭望”专栏。
此外,备受关注的第18届中国电气工业100强研究结果也在本届论坛同期发布。包括河南森源集团有限公司、大全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西电集团公司、特变电工股份有限公司等在内的业内代表性企业受到了表彰。
同时,“中国电气工业竞争力10强”、“中国电气工业创新力10强”、“中国电气工业成长力10强”、“中国电气工业贡献力10强”、“中国电气工业生产力10强”及“中国电气工业服务力10强”奖项也新鲜出炉。
电气工业的发展离不开带头企业的贡献,讲好中国电气企业故事,将优秀企业的先进产品、技术、生产建设方案等传播给世界,服务国际市场,将推动中国电气企业的国际化转型,进而带动产业的持续发展。

行业高度关注
中国电气工业发展高峰论坛历经十余年发展,已成为业内瞩目的焦点和年度盛会。本届论坛受到各级领导、行业专家及社会各界朋友的高度关注。此次,出席本届论坛的领导和嘉宾有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原机械工业部副部长、中国电器工业协会终身名誉会长陆燕荪,中国机械科学研究总院原副院长屈贤明,中国电器工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郭振岩,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欧阳劲松,国家电网科技部主任沈江,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党委副书记周宝东等等。
同时,还有外交和金融领域的特别嘉宾:中国国际友好文化节组委会执行秘书长、正和汇安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崔凡迪女士,中科招商投资集团常务副总裁张小鹏,昆仑银行库尔勒分行行长陈彬,昆仑银行库尔勒分行副行长范文轩。
来自国家电网、中国电科院、中国科学院等部门的相关领导、专家和代表,相关行业组织(协会、学会、商会)的领导和代表,科研院所、咨询公司、设计院所、各大高校等的专家和代表,以及ABB、菲尼克斯、西门子、施耐德、德力西、正泰、研华、达索等知名企业和获奖企业代表共计260余人齐聚一堂,共襄行业盛事。

SR469-P5-HI-A1-E

1797-PS2E2A 输入模块 通用电气第一季度营收287亿美元 超过预期

据美国财经网站CNBC报道,通用电气在今日公布了第一季度的财报。财报显示,通用电气第一季度的营收和盈利均超过华尔街分析师的预期。此外,这家工业大企业集团还再次确认了今年的财务预测。
通用电气第一季度的盈利上升,得益于该公司的航空、医疗保健、可再生能源和运输等业务的业绩强劲,但是也受到了电力、石油和天然气,以及通用电气金融服务公司(GE Capital)的业绩惨淡带来的不利影响。
通用电气表示,电力市场将会继续充满挑战,第一季度的订单下降了29%。然而,这表明,通用电气正在成本和服务执行方面取得进展。
在第一季度,通用电气的净亏损达到了11.8亿美元,每股亏损14美分,相比之下去年同期的净亏损和每股净亏损分别为2.39亿美元和1美分。但是,经过调整后,通用电气第一季度每股盈利16美分,超过了分析师此前平均预期的每股盈利11美分,汤森路透的数据显示。
消息传出后,通用电气的股价在周五早盘的交易中大涨了5%。
通用电气第一季度的营收总计为286.6亿美元,同比增长7%,超过了接受汤森路透调查的分析师平均预期的274.5亿美元。
“在第一季度,我们在执行2018年的计划方面已经迈出了一大步。而且,我们看到了我们的业绩正在改善的信号。”通用电气的董事长和首席执行官约翰·弗兰纳里(John Flannery)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工业盈利、自由现金流和利润率同比均有所改善。我们削减了8.05亿美元的工业结构成本,并将继续走在在2018年削减20亿美元成本的道路上。”
第一季度的财报让通用电气得以松一口气,此前该公司的盈利重述中也没有给出负面的暗示。通用电气的盈利重述在很大程度上与该公司在第四季度的电话会议上做出的预测相符合。
此前,通用电气的股价一度下跌至自从2009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原因是华尔街和媒体对通用电气金融服务公司(GE Capital)中蕴含的风险感到质疑。自从一月份以来,通用电气的股价下跌了21%,当时通用电气首次宣布了对通用电气金融服务公司的保险投资组合的重新评估。

1797-PS2E2A

6186-M15ALTRB 触摸屏 施耐德电气与史陶比尔集团建立合作伙伴关系

•    无缝融合机器人解决方案与自动化系统
•    标准化编程,节约时间及人力成本
德国汉诺威,2018年4月27日——全球能效管理与自动化领域数字化转型的领导者施耐德电气,与全球顶尖的机器人自动化企业史陶比尔集团于近日签署长期协议,深化合作关系。由此,定制化的史陶比尔TS系列四轴SCARA机器人将成为施耐德电气EcoStruxure机器架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EcoStruxure是施耐德电气开放、可互操作且基于物联网的系统架构和平台。借由在机械制造领域丰富的,软硬件产品集成的自动化解决方案,帮助OEM厂商打造智能机器的行业经验,施耐德电气推动从互联互通的产品到边缘控制,再到应用、分析与服务各个层级的全面创新。
微信截图_20180427163614

微信截图_20180427163614
史陶比尔集团可以为多个行业定制化专业的机器人解决方案,包括电子、医疗、汽车、饮食、塑料成型、机械以及绘图等行业,并已成功开发出独特的综合产品线,用以生产四轴TP采摘机、TS SCARA机器人,以及六轴TX和TX2协作机器人。史陶比尔机器人将成为任何对高速、精准和可靠性拥有极高需求的行业客户的不二之选。
此后,这些定制版本的史陶比尔TS系列四轴SCARA机器人将成为施耐德电气Lexium STS系列的一部分,并正在被集成到领先的PacDrive运动控制解决方案架构中。施耐德电气于2018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对这一解决方案进行展示。
这种集成将为工业客户创造两大价值:第一,通过应用IEC 61131-3标准化编程语言,机器人运动编程将得以大幅简化,需要耗时学习的非通用机器人编程语言即将被取代;第二,在自动化系统的安装过程中,可省略用于控制专有机器人的硬件,从而减少接口数量,接线工作量和安装空间。
史陶比尔机器人集团部门经理Gerald Vogt表示:“此次合作将对双方产生积极且深远的影响。我们很高兴与施耐德电气建立合作关系,并借助其在机械制造等行业中强大的市场影响力获得更大收益。未来,双方将共同为机器制造商提供更加完善的整体自动化解决方案。”
施耐德电气工业事业部机器解决方案全球高级副总裁Ali Haj Fraj指出:“我们的EcoStruxure架构和平台建立在开放的基础上,集成史陶比尔机器人技术将加速以EcoStruxure 机器为中心的自动化架构的落地实施,并将赋能机器制造商通过先进的数字化技术和开放标准设计智能机器,从而缩短产品上市时间和工程成本,同时提高机器性能。”
施耐德电气有限公司
作为全球500强企业,全球能效管理和自动化领域的专家施耐德电气在公司近180年的发展历程中不断开拓进取,积极创新。自1987年在天津成立第一家合资厂,施耐德电气中国根植中国二十余载;从最初的中低压配电及工业自动化行业领先者,发展成能够为能源与基础设施、工业、数据中心与网络、楼宇和住宅五大市场的客户提供全生命周期的能效解决方案,并帮助他们提高能效高达30%。
20世纪90年代,随着中国市场的进一步开放,施耐德电气融入中国的步伐也日益加快。施耐德电气凭借先进的技术和产品,全面参与了众多中国能源和基础设施建设,其中包括为三峡工程、西气东输、南水北调、岭澳核电站等重大工程提供设备和服务。近年来,在能效管理领域的不断深耕让施耐德电气在越来越多重大的国内和国际性活动中崭露头角。2008年,施耐德电气为北京奥运会43个场馆和辅助设施提供产品和解决方案,并获得奥组委与北京供电局高度认可。2009年10月,施耐德电气为中国六十周年华诞庆典提供了出色的电力保障。2010上海世博会上,施耐德电气为4个展馆提供了全面的技术支持,并为23个世博会场馆提供了解决方案与服务。

6186-M15ALTRB

IC695CPE310-ABAD 中央处理器模块 百亿巨头财报出了!营收3.75亿

泰瑞达机器人团队2023年营收3.75亿美元
近日,泰瑞达公司 (Teradyne Inc.) 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其机器人团队在 2023 财年实现了3.75 亿美元的收入。
这家总部位于美国的公司拥有 Energid(生产运动规划软件)、Mobile Industrial Robots(自主移动机器人)和优傲机器人(协作机器人手臂)三家子公司。据悉,泰瑞达集团2022 年收入为 4.04 亿美元。

优傲机器人营收3.04亿美元
优傲机器人(UR) 2023 年的收入为 3.04 亿美元。虽然其销售额较 2022 年创纪录的 3.26 亿美元下降了 7%,但这家协作机器人制造商在这一年的业绩表现却十分出色。
2023 年第四季度是 UR 有史以来收入最高的季度。
这比 2022 年第四季度增长了 21%,比 2023 年第三季度增长了 47%,该公司将其归因于对其 UR20 和 UR30 协作机器人的需求。
以下是优傲机器人按季度的收入明细:
UR 总裁 Kim Povlsen 表示:“2023 年,我们的许多核心客户面临着艰难的经济和商业环境,上半年全球工业活动放缓。尽管如此,我们的重点客户和关键领域(包括码垛)以及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 OEM 渠道都出现了增长。我们以强劲的势头结束了这一年,并为进一步增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进入 2024 年。”

协作机器人利润增加
优傲机器人表示,第四季度 30% 的收入来自 UR20 和 UR30。公司表示, UR20 的需求强劲,尤其是码垛和焊接应用。
UR20于 2022 年推出,是该公司的首款重型协作机器人手臂,工作范围为 1,750 毫米(5.7 英尺),有效负载能力为 20 公斤(44 磅)。

2023 年 11 月,UR 推出了第二款重型协作机器人手臂UR30,UR30 采用与 UR20 相同的架构,在紧凑的占地面积内提供了更大的有效负载能力。
UR30 的起重能力为 30 公斤(66.13 磅),工作范围为 1,300 毫米(51.2 英寸),重量为 63.5 公斤(139.9 磅),可以搬运大型机器、码垛重型产品并支持高扭矩螺丝驱动,该公司表示。

“我们已经开始发货 UR30,并在第四季度将产量提高到 1,200 多台,以满足对 UR20 的持续需求,”UR总裁表示,“不过,最终我们的成功取决于我们作为平台的实力。除了硬件创新之外,我们持续的软件卓越性和易用性将为我们的合作伙伴和最终客户创造价值。”
在 2023 财年和第四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泰瑞达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Greg Smith 指出 UR 的 UR20 协作机器人“积压量创历史新高”。他还表示,UR 的渠道战略继续取得成功,目前拥有 50 多个 OEM 合作伙伴,OEM 销售额增长了近 10%。
泰瑞达表示,其机器人产品组合仅渗透了不到 5% 的市场机会,预计 2024 年机器人收入将增长 10-20%。
MiR也高调结束2023年
移动工业机器人(MiR) 2023 年的收入为 7100 万美元。这比2022 年的 7700 万美元收入下降了 8% 。不过,MiR 在 2023 年第四季度也实现了 2600 万美元的收入,表现强劲。

IC695CPE310-ABAD

CI534V02 通讯接口模块 焕新赋能,共赢未来 | 埃斯顿2024年渠道伙伴大会圆满完成

2月29日,埃斯顿2024年度渠道伙伴大会在南京隆重召开,本届大会以“焕新赋能,共赢未来”为主题,与来自全国各地的合作伙伴一起,共同探讨渠道合作新模式,共谋未来发展新篇章。
创新引领,协同共生

埃斯顿自动化总裁吴侃在开场致辞中提到:“中国智能制造已经进入发展新阶段,自动化、机器人、数字化核心技术不断突破,铸就了中国智能制造产业的韧性基石。瞭望全球智能制造产业市场,创新技术及解决方案,将创造更为广阔的市场。
正视产业周期与区域市场带来的变化和挑战,洞察新形势下的机遇,埃斯顿将深化“开放  创新  奋斗  共成长”的经营理念和渠道策略,与合作伙伴形成合力,聚焦自主核心技术能力建设,解决劳动力短缺同步实现提质增效。基于数字化方案构建新质生产力,以卓越的产品、高标准智能化完整解决方案、全生命周期数字化服务,为用户持续创造价值,携手合作伙伴实现商业共赢。
埃斯顿作为中国工业机器人的领航者,持续多年机器人销量位列国产机器人榜首。同时,埃斯顿基于自动化及机器人核心技术,构建了覆盖产业链上下游,横跨中国、东南亚、欧洲、美洲的机器人产业生态链体系,我们希望以生态链体系之力,让埃斯顿与渠道伙伴实现同频共振,共同向上。”
焕新赋能,携手共赢
全球化、数字化带来无限机遇与挑战,埃斯顿站在全球化视角,始终坚持开放、创新、奋斗、共成长的企业价值观,致力于为渠道伙伴提供最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渠道伙伴作为埃斯顿产业生态共成长的重要支柱,是推动生态融合发展,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培育现代产业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
埃斯顿执行总裁助理李文龙围绕合作理念,分享渠道发展“焕新”基本点:新模式、新组织、新政策、新节奏。从战略定位层面来看,渠道销售在埃斯顿整体销售模式中将长期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合作理念上,埃斯顿也将长期坚持渠道模式。为此,埃斯顿将在渠道建设和渠道伙伴收益层面加大支持力度。2024年,埃斯顿将从多维布局市场,联合伙伴市场精耕,在产品、技术、服务、培训、制度建设等多个维度,与渠道合作伙伴相互协同,持续扩大品牌知名度,共同建设运动控制&机器人产业生态链。
渠道伙伴不仅是埃斯顿拓宽生态产业链的重要组成,更是企业创新、发展和壮大的重要推动力。埃斯顿将持续优化渠道结构,与渠道伙伴共建“信任力+发展力”,共同打造更具竞争力的解决方案。

共赢未来:智能化新产品、新技术全面赋能

运控新动力,共赢新未来
埃斯顿作为中国工业自动化行业的领军企业,运动控制核心技术满足各类应用场景的高性能运动控制完整解决方案,覆盖信息层、控制层、驱动层、执行层完整产品系列,为合作伙伴拓展更丰富的方案选择。埃斯顿运控产品线总经理包晓磊提出,今年埃斯顿将推出全新5系伺服系列、Flex-7、Motion PLC产品,致力于提供高效,精准,完善的运动控制解决方案,助力制造业向自动化、智能化、数字化发展。

机器人创新与应用下的生态建设
埃斯顿机器人、应用解决方案产品线总经理吕健围绕机器人的系统级正向研发,向渠道伙伴介绍了机器人的创新与应用生态建设。埃斯顿始终坚持正向研发战略,让一切创新服务于客户需求与超值的满意度,由客户需求转化为产品需求,进一步转化为技术方案,实现了机器人控制器、伺服系统、本体设计的全方位布局。
基于体系化的组织建设,埃斯顿机器人团队持续洞察用户需求,连续打造了多款机器人领域的现象级产品,包括钣金折弯机器人、压铸高防护机器人、通用重载机器人,高精&高速光伏专用机器人等,全方位构建了识别场景化应用需求、快速迭代技术和产品方案、解决用户痛点的能力。
2023年,埃斯顿以应用场景化为主导,结合“机器人+”完整解决方案的核心技术,打造全新UNO系列高价值应用场景机器人。聚焦高端应用场景,在汽车领域,集合点焊、弧焊、涂胶等新工艺应用,提供高效率、更稳定的高性能完整解决方案。在打磨领域,推出自适应打磨轨迹调整,良品率提升20%,调试效率提升30%,磨料利用率提升30%。
未来,埃斯顿将基于自动化核心技术,驱动机器人朝向全品类、场景化方向发展,携手渠道合作伙伴切入更多细分行业,以相互赋能的模式,共同完成智能化生态建设。

“协作”共赢
2023年,埃斯顿酷卓发布具身智能机器人平台及通用型协作机器人整机产品,这也意味着埃斯顿酷卓在通用智能机器人领域全面驶入“快车道”。本次大会,埃斯顿酷卓总经理李远平带来人机协作新品的最新研究成果以及行业应用,透过AI+机器人的创新设计,让想象力着陆。基于工业与协作场景交错互补模式,聚焦客户“柔性化、安全性、高稼动率”等产线需求,加快协作机器人在电子、汽车、金属加工、焊接、医疗等行业的应用场景落地。
未来,埃斯顿酷卓通过赋予机器人智慧大脑,致力于变革传统机器人的人机交互及编程作业模式,聚焦推进具身智能技术,提供各类通用智能人机协作机器人产品及应用解决方案,满足工业和服务等广阔市场需求。

震撼新产品,共“焊”新辉煌
当前,焊接工艺正逐步向“高效率、高质量、数字化”方向不断发展。2023年,埃斯顿焊接机器人销量持续位列中国市场国产品牌第一(数据来自:GGII)。作为中国首个且唯一完成“焊接电源、焊接机器人、数字化焊接解决方案”全产业链布局的品牌,埃斯顿持续深耕各类焊接应用场景。深厚的焊接工艺积淀,在薄板、中厚板、超厚板材、异性金属、特种金属焊接领域均有成熟且广泛的应用。
“埃斯顿以焊接全场景的优势和技术,探索并构建了穿越整个产业发展周期的能力。我们推动落地并见证了超200台弧焊机器人为传统行业带来的磅礴动力;我们参与并推动了汽车海洋网系列的全球崛起;我们极致成熟的厚板焊接技术让一个个大国重器完成质的蜕变。未来,我们仍将持续进军焊接领域的无人区,将即时编程技术(IRPS),免示教焊接技术,增材焊接技术,超高速弧焊工艺赋能各行各业。”埃斯顿弧焊机器人产品总监张鹏做出重点分享。
在本次大会上,埃斯顿发布全新弧焊机器人产品及新型解决方案,包括负载更大的12KG中空手腕焊接机器人、iMT焊接解决方案、激光焊接解决方案、智能焊接应用,持续强化创新驱动,在电动车焊接、金属家具、汽车行业、农机重卡等行业提供行业领先的完整解决方案。

数字化加速智能制造落地
聚焦智能工厂数字化应用需求,埃斯顿全面向上延伸,打造全生命周期数字化完整解决方案,在产线设计、仿真与验证、集成交付、智能工厂运维等环节,提供数字化产品及服务。
埃斯顿数字化产品线营销工程部经理张顺康提到,埃斯顿全力打造“运动控制工业软件平台”、“仿真与离线编程软件”、“图形化编程软件”、“离散制造-产品数字化管理软件”等,将“软件+硬件+数字化服务”作为核心竞争力,驱动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
“埃斯顿融合30年海量装备自动化、运动控制、智能制造方案的经验,充分沟通用户各类数字化需求,梳理产线设计各项可控/不可控要素的边界,建设丰富的行业工艺与产线运维模型,打通设备、产线数据孤岛,提供覆盖过程质量检测及优化、故障预警分析、远程运维等数字化功能,让设备参数、工艺参数、产能与质量等各项数据透明化,为锂电池、光伏、钢结构、钣金自动化等多个行业领军品牌提供数字化核心竞争力。”
未来,基于人工智能与大模型驱动的数字化方案,将加速产业生态的演进。埃斯顿将持续分享新技术及新方案,携手合作伙伴共同布局新型数字化的新机遇,共拓产业新蓝海。

埃斯顿2024年渠道伙伴大会的圆满落幕,标志着埃斯顿与渠道伙伴的合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埃斯顿将与渠道伙伴并肩作战,共建共创,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的价值理念,坚持以新技术、新产业驱动行业发展,坚持以更智能、更高效的完整解决方案满足客户需求,携手共进,共同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CI534V02

CI541V1 通信卡模块 一“网”无前 | 中控技术携手中韩石化实现蒸汽管网系统“再进化

中韩(武汉)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简称“中韩石化”)是中国石化集团和韩国SK公司合资成立的大型炼油化工一体化企业,是我国华中地区最大的炼油化工生产基地。中韩石化拥有850万吨/年的炼油综合配套能力,能够生产包括汽油、柴油、航煤、石脑油、“三苯”、液化气、硫黄和石油焦等一系列产品。
然而,随着工厂3#催化、烷基化、气分、MTBE等装置的增设,中韩石化的蒸汽系统发生了显著变化。超过260吨/小时蒸汽产量的激增,超出了现有系统的承载能力,导致蒸汽在部分管网中滞留,影响了生产效率。此外,催化装置的频繁启停和切换也对蒸汽系统的稳定性构成挑战,增加了生产调度的难度。更为重要的是,现有系统无法有效预测未来管网系统的适应性和响应能力,使得全厂生产的安全和稳定运行面临潜在风险。
中韩石化厂区
为应对这些挑战,中控技术联手中韩石化,以5T融合理念为指导,进行了深入多维度的技术分析和诊断:
5T融合工业节能与低碳运行架构
不仅有效解决了中韩石化当前面临的挑战,也为其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系统更稳定
蒸汽管网系统的持久稳定运行,对依赖蒸汽供应的企业维持正常生产至关重要。本项目利用蒸汽管网模拟软件对多种工况进行模拟分析,深入剖析现有管网的突出问题,针对性提出优化改造建议。
经过对中压管网3#催化至2#催化两根管线进行缩径改造,管段流速提升幅度超30%,极大降低了管线内蒸汽滞留的风险。同时,低压管网2#催化片区至2#柴油加氢区域的两根管线在经过缩径改造后,管段流速均实现130%以上的提升,彻底消除管线内蒸汽滞留的风险。
经调整后,中压管网原外购来汽至抽凝机组管线已停用,改为从3#硫磺锅炉处新增管线向抽凝机组供汽,可减少散热损失约2960GJ/年,换算节约中压蒸汽(3.6MPa、370℃)约936吨/年(按年运行时长8000小时计算)。
变化看得见
重要装置的异常停工将直接影响低压蒸汽管网的安全稳定运行,若操作不当将造成巨大损失。在该项目中,通过采用管网动态模拟技术,精准捕捉装置异常停工后管网压力随时间变化的动态响应过程,帮助预测管网系统的响应速度和自适应能力,为管理决策者提供有力依据,确保管网能够满足正常生产需求。
3#催化停工后不采取措施(5min)
3#催化停工后采取补汽措施(18min)
3#催化装置停工低压管网压力变化趋势
风险管得住
通过采用中控工业大数据智能分析软件(InPlant IBD)及蒸汽管网模拟软件APP,本项目成功实现了全厂蒸汽管网实时在线运行计算,通过对整个管网运行状况的实时监控,以及对压降、温降过大及流速异常等管段的预警和定位,为生产调度人员提供了有效监控手段,帮助企业管控生产运行风险。
中压管网在线运行图
低压管网在线运行图
目前,该项目已成功落地并顺利通过验收,中韩石化向中控技术发来感谢信,对中控技术团队在全厂蒸汽系统优化建模项目中展现出的专业水准和敬业精神予以高度赞誉。一直以来,中控技术始终秉持自主创新的理念,致力于为客户创造价值,为行业攻克关键难题。展望未来,中控技术将继续携手合作伙伴深耕流程工业,在工艺优化、设备改造、智能运营、工业节能、生产模式提升等方面持续创新突破,共创低碳经济发展的美好未来。

CI541V1

CI535V30 自动化处理器模块 深化合作共赴未来,施耐德电气助力苏州加速打造绿色“智造之城”

近日,全球能源管理与自动化领域的数字化转型专家施耐德电气与苏州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以及苏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分别签署合作备忘录,旨在基于领先的能效管理和数字化技术与解决方案为建设开放创新的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提供坚实的支撑,并立足两大园区辐射苏州,助力苏州加快实现新型工业化、打造全球领先“智造之城”目标。
施耐德电气高级副总裁,新能源业务北美以外区域负责人宋炯出席并见证了签约仪式,施耐德电气高级副总裁、工业自动化战略发展负责人Prafull Sharma代表施耐德电气与两大园区进行签约,江苏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刘小涛,苏州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王飏,苏州市委常委、苏州工业园区党工委书记沈觅,苏州高新区党工委书记毛伟等领导出席仪式并见证了签约。

根据约定,施耐德电气将为苏州两大园区提供零碳发展咨询、能效低碳数智化管理、新型电力系统创新、顾问陪伴式运维等多元化服务,引入能效管理和数字化领域的领先技术与解决方案,积极展示、推广和分享国内外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相关的先进案例与实践经验,并向苏州市制造企业和建筑业主提供新型电力系统解决方案及配套服务内容,结合具体项目和场景,全力支持两大园区及区域内企业实现能效提升、数字化转型和绿色可持续发展。

苏州作为中国制造重地,如今已经发展为国内工业体量最大、配套最全、垂直整合能力最强的城市之一。施耐德电气期望通过此次合作,为苏州高质量与绿色发展做出积极贡献。未来,施耐德电气将以两大园区为绿色智造新动能输出的原点,带动整个苏州区域实现绿色、低碳新型工业建设,全面助力苏州的产业升级与高质量发展,助力苏州“智造之城”愿景全面落地。
施耐德电气有限公司
作为全球500强企业,全球能效管理和自动化领域的专家施耐德电气在公司近180年的发展历程中不断开拓进取,积极创新。自1987年在天津成立第一家合资厂,施耐德电气中国根植中国二十余载;从最初的中低压配电及工业自动化行业领先者,发展成能够为能源与基础设施、工业、数据中心与网络、楼宇和住宅五大市场的客户提供全生命周期的能效解决方案,并帮助他们提高能效高达30%。
20世纪90年代,随着中国市场的进一步开放,施耐德电气融入中国的步伐也日益加快。施耐德电气凭借先进的技术和产品,全面参与了众多中国能源和基础设施建设,其中包括为三峡工程、西气东输、南水北调、岭澳核电站等重大工程提供设备和服务。近年来,在能效管理领域的不断深耕让施耐德电气在越来越多重大的国内和国际性活动中崭露头角。2008年,施耐德电气为北京奥运会43个场馆和辅助设施提供产品和解决方案,并获得奥组委与北京供电局高度认可。2009年10月,施耐德电气为中国六十周年华诞庆典提供了出色的电力保障。2010上海世博会上,施耐德电气为4个展馆提供了全面的技术支持,并为23个世博会场馆提供了解决方案与服务。

CI535V30

SB510 伺服驱动器 双环传动拟分拆机器人业务科创板上市,影响多大

齿轮龙头双环传动(002472.SZ)分拆控股子公司环动科技独立上市有新进展。
3月3日晚间,双环传动披露,公司董事会通过了分拆所属子公司浙江环动机器人关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环动科技)至科创板上市的议案。
环动科技为双环传动旗下RV减速器(高精密减速器)业务,为风口业务。RV减速器是工业机器人的三大核心器件之一。人型机器人发展渐近,环动科技正是双环传动未来业绩想象空间所在。
尽管公告强调,分拆完成后,双环传动仍将维持对环动科技的控股权且依然并表,也有投资者依然为对环动科技的股份将被稀释而担忧。
3月4日,双环传动小幅高开震荡,早盘微涨0.90%,收于24.60元/股。
单季净利润屡创新高
双环传动从摩托车齿轮起家,后进入乘用车、工程机械、商用车齿轮等领域。近三年,借新能源汽车高景气度之势,公司业绩高速增长,也支撑着其对环动科技的分拆计划的实施。
3月3日晚间,双环传动披露的2023年业绩快报及2024年一季报业绩预告显示,公司业绩增势良好。
2023年,双环传动实现营业收入81.34亿元,同比增长18.9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16亿元,同比增长40.20%。
可算得,公司去年四季度营业收入为22.62亿元,归母净利润为2.27亿元。单季数据双双创新历史新高。
业绩增长的主要原因为推动高精密制造平台化延伸。报告期内,公司重型卡车自动变速箱齿轮业务、新能源汽车齿轮业务等均呈现良好增长态势。此外,公司内部降本增效推动业绩增长。
双环传动近三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26亿元、5.82亿元和8.16亿元,一年上一个台阶。

同步披露的2024年一季报业绩预告显示,双环传动一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2.10亿元至2.30亿元,同比增长22.75%至34.44%。
今年业绩增长同样离不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还有海外市场拓展的进程。
双环传动表示,公司相继获得包括丰田、某欧洲知名豪华品牌车企在内的优质新能源汽车电驱动齿轮和小总成项目。
同时,随着下游客户对电驱动齿轮转速、扭矩密度、噪音和品质稳定性的要求日益提升,公司在新能源汽车齿轮领域的竞争优势愈发显著。
此外,双环传动海外客户已定点项目分阶段进入批量生产,促进公司新能源汽车齿轮业务的持续增长。
国元证券分析师杨为数认为,双环传动作为工艺技术壁垒高,与数据信息安全性关联度低,油/电区分影响小的品类,在出海过程中遭遇海外贸易壁垒的风险相对低,属于出海低风险品种。
双环传动目前海外投资主要是以匈牙利建厂为主。公司此前透露,2024年、2025年建设期间,公司会根据已有订单情况结合产能建设情况逐步释放产能。
民生齿轮业务也在增长。2022年,双环传动设立子公司浙江环驱科技有限公司,布局民生齿轮等业务,后浙江环驱科技有限公司收购深圳市三多乐智能传动有限公司,公司在智能家居和汽车领域的业务份额得到持续提升。
此前双环传动高层曾对外表示,民生齿轮板块潜力非常大,目前由国外供应商主供,国内厂家呈现低小散的情况。“深圳三多乐并购之后效果非常好,盈利能力包括市场开拓方面比公司原先预测的好,公司很期待对这个领域有新的突破。”

双环传动2024年一季度业绩预告
淡马锡、高瓴入股环动科技
对此次分拆,市场观点存在一定分歧。中天科技(600522.SZ)分拆风波犹在,市场担忧双环传动会否步其后尘。
环动科技主营产品为RV减速器。RV减速器为工业机器人核心部件,主要应用于工业机器人、工业自动化等高端制造领域。2020年,公司成立专门从事机器人RV减速器的子公司环动科技。
环动科技在独立运营首年便实现盈利。2020年至2022年其营业收入分别为0.29亿元、0.91亿元和1.69亿元,同时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20.56万元、2,21.40万元和5,017.83万元。业绩在翻倍式增长。
2023年前三季度,环动科技营业收入为2.47亿元,归母净利润为5,850.96万元。均已超过2022年全年。

环动科技近年财务数据
基于业绩表现,去年起双环传动便有意推进分拆事宜。去年1月,环动科技引入增资扩股,引入7位投资者,增资金额2.90亿元。当时估值已约23亿元。
这几位投资者大有来头。

环动科技2023年2月增资前后股权结构
后又有新资本大佬加入。截至分拆预案公告日,高瓴资本旗下的高瓴辰钧、高瓴裕润各持有0.50%股份,合计持有1%环动科技股权。新增的还有杭州星成联芯创业投资合伙企业。
界面新闻查询天眼查APP发现,高瓴资本等三位新股东入局时间为2023年5月22日。
仅四个月后,双环传动便首次公告披露,拟筹划环动科技分拆上市事宜。
有别于中天科技拟分拆标的较高的业绩占比,环动科技在双环传动的占比并不高。双环传动享有环动科技权益比例为70.18%,以2022年数据来计,双环传动享有环动科技净资产1.65亿元,占比2.24%;享有归母净利润3,521.29万元,占比6.05%。
公告强调,本次分拆完成后,双环传动股权结构不会发生变化,且仍将维持对环动科技的控股权。
双环传动与环动科技之间的主营业务存在一定差异。
双环传动主营业务为机械传动齿轮及其相关零部件的研发、设计与制造,环动科技则专业从事机器人关节高精密减速器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的子公司,提供覆盖3-1000KG负载机器人所需的高精密减速器整体方案。
二者应用场景和下游企业也各不相同。
双环传动主要应用领域涵盖汽车的传动系统、新能源汽车的动力驱动装置、非道路机械的传动装置等。环动科技则主要应用于工业机器人、工业自动化等高端制造领域。
公告表示,本次分拆环动科技独立上市有利于上市公司更加专注于齿轮业务,环动科技则专注于工业机器人、工业自动化等高端制造领域的RV减速器。
国元证券研报预计,随着环动科技独立上市,子公司获得更加强劲的资本市场支持,有利于围绕机器人业务进一步做大做强。工业机器人产业链有望受益设备更换政策;同时人型机器人发展渐行渐近,催化公司相关业务。
国泰君安证券研报预计,在减速器国产化替代浪潮下,2025年国内减速器市场空间预计超过100亿元。
华泰证券研报认为,环动科技同等级重负载RV减速器产品在核心性能上与纳博特斯克已无明显差距,并已实现批量生产,年产能达10万台,市场份额连续三年位列国产第一,2022年国内市场份额达到15%。“我们看好公司得益于产能领先、工艺技术积累、设备储备丰富,市场份额到2025年有望提升至20%。”
同时,人形机器人关节数量多,通常在6个以上,有望加速打开机器人精密减速器市场空间。
“公司是坚定看好(工业机器人减速器)整个大趋势。”在机构交流时,双环传动高层表示,看好的原因有三点。
但是,国产品牌整体体量包括整体技术水平与国外品牌还是有一些差距。
3月3日,旗下暂无控股子公司的环动科技计划首设全资子公司,其拟以自有资金出资2,000万元投资设立浙江环动技术研发有限公司(暂定名)。目的在于推动环动科技研发技术能力提升,引入研发技术人才。

SB510

SC520 控制器模块 拥抱天津 共谋未来” 埃克森美孚中国受邀出席2024年跨国企业供应链大会SEW专场

近日,2024“投资天津” 系列活动——跨国企业供应链大会SEW专场暨SEW中国公司核心供应商大会在赛威传动(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简称 “SEW” )总部天津圆满落幕。埃克森美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简称 “埃克森美孚中国” )应邀出席本次活动,并与现场诸位天津市政府领导和杰出企业代表共襄盛会,共同展望天津高质量发展的美好图景。
面对当下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供应链的稳健、高效与可持续性已成为衡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指标,也是各产业实现安全发展、保持稳定增长、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保障。基于此,天津市商务局、天津市滨海新区政府、天津经开区管委会和SEW联合举办了本次活动,旨在积极落实天津市对外开放精神,充分发挥在津外资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以支持企业更好地稳固供应链,进一步提升竞争力,推动投资布局,实现互惠共赢。其中,埃克森美孚中国凭借着与SEW建立的深度合作关系以及为客户长期提供的优质服务,在本次大会中获颁SEW“战略合作供应商”称号,为企业间的强强合作树立了良好典范。

埃克森美孚中国荣获SEW“战略合作供应商”称号
大会伊始,SEW中国公司董事长张胜利发表了开场致辞,详细介绍了公司发展历程和未来愿景。他表示,“SEW今天取得的成绩离不开经开区的鼎力支持,也离不开与供应商伙伴之间的紧密合作。未来,SEW将持续引入德国最先进的智能制造电子产品,进行本土化生产,并与各位合作伙伴继续深化合作,共同为中国智能装备制造业产业升级提供更创新多元的系统解决方案。”
强强合作助力供应链持续升级
SEWEurodrive是一家专业生产减速机、电机和变频控制设备的国际集团,产品遍布全球,在国际传动领域首屈一指,SEW在中国减速机市场也稳居第一。2000年左右,埃克森美孚中国便与SEW中国开启了首次合作,并于2020年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合作迈入新的阶段。
一方面,埃克森美孚中国为SEW的新增工业产品和生产设备提供高端润滑油品,同时利用其先进的润滑知识和丰富的设备管理经验,助力SEW产品发挥卓越性能。目前,埃克森美孚中国已成为SEW的主要初装油供应商;另一方面,埃克森美孚中国也积极利用人工智能和工业物联网技术,助力客户推进设备智能润滑管理,加快数智化转型的步伐。
携手并进二十余载,双方长期以来的通力合作已为通用制造业运维市场提供了诸多可靠技术和经验,进而帮助更好地赋能产业内上下游企业实现更高效益。
扎根天津拥抱高质量发展未来
活动当日上午,埃克森美孚中国企业代表也受邀参观了SEW天津工厂,进一步领略和学习了德国先进的智能制造技术。
回溯过往发展历程,早在1994年,SEW就在天津建立了其在国内的第一家工厂,发展至今已在全国拥有十余家大型工厂,为中国智能装备制造业产业的转型升级做出重要贡献。同年,埃克森美孚天津工厂也顺利建成,并先后三次完成厂区扩容及升级改造。作为美孚润滑油业务在北方重要的生产基地,美孚天津工厂始终致力于提供高质量的润滑产品,以更好地服务包括SEW在内的本地客户,从而满足市场对优质产品日益增长的迫切需求。
会上,埃克森美孚中国润滑油业务董事总经理岳春阳作为优秀供应商代表进行了发言,“近二十余年来,在天津市政府持续为外资企业提供的良好投资和营商环境下,埃克森美孚中国与SEW在润滑油供应、产品研发、售后服务、工业互联网等各个方面都展开了紧密合作,以满足市场对优质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今天,我们齐聚天津,共商未来,埃克森美孚中国期待能借此活动契机,与更多合作伙伴一道,共同促进天津产业升级和创新,助力天津经济高质量发展。”

埃克森美孚中国润滑油业务董事总经理岳春阳进行发言
展望未来,埃克森美孚中国将继续坚定“持续投资天津、不断扩大规模”的决心,携手更多优秀企业伙伴,共同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SC520

搜索产品

Back to Top
Product has been added to your ca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