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复始,万象更新,暖意的春风已然吹拂至工业领域。
工信部数据显示,2023年以来,全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6%,制造业总体规模连续14年保持全球第一;同时,多地政府工作报告中都已指出,2024年将锚定培育新兴产业、未来产业,聚焦以科技创新引领经济发展,促进形成新质生产力。
在这个“信心比金子更珍贵”的关键时刻
我们能够做些什么?我们正在做些什么?

施耐德电气不仅对中国当前的产业新变革充满信心,更期待将我们的知识与能力,转化成提振全行业信心的力量之源。未来工业对“创新”的呼唤,正是施耐德电气鼎力支持中国工业转型最为精准、切实的发力点。
——丁晓红
施耐德电气高级副总裁
工业自动化业务中国区负责人
前沿技术的应用
为企业铺就创新路径
前沿技术在自动化的应用,无疑是未来工业创新的关键核心。当下,数字孪生、人工智能(AI)、5G等前沿创新技术已经成为了打造工业新质生产力的关键。
依托以软件为中心的自动化架构,这些前沿技术得以帮助企业提高数字化能力,极大提升了生产运营效率,也强化了供应链的韧性和可靠性,为企业提供了“系统性”赋能。同时,以软件为中心的自动化系统则可以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灵活性。
数字孪生激发工业价值
以数字孪生为基础的工业元宇宙,能够创建物理实体的数字虚拟双胞胎,再基于数据来模拟、验证、预测、控制物理实体全生命周期的运行。该技术可应用于虚拟工厂与产线建设、产品设计、制造工艺优化、机器设备管理和运营管理等多个场景,从而帮助企业打造绿色智能工厂。
施耐德电气正在通过EcoStruxure平台与架构上的强大的创新软件组合,以及旗下AVEVA工业软件的应用与解决方案,为用户构建工业数字孪生,并帮助企业探索从设计、建造、到运营与维护全生命周期的优化潜力,不断提升生产力与效率,使工业自动化领域“软硬兼施”的价值得以充分展现。
AI技术赋能工业制造
随着AI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其在工业制造方面展示了出强大的能量:
在人机协同方面,制造业经常需要处理大量复杂的非结构化数据,实时数据流和与上下文数据源的集成对于及时有效地响应事件至关重要。
通过人机协同,生成式AI技术,尤其是大语言模型可以重新定义操作人员与系统和文件的交互方式。例如,大语言模型可以为PLC等工业控制系统生成代码;为工业自动化系统创建自然语言接口,操作员只需要使用人类语言,即可与这些系统进行交互;在大型工业项目中,还可以借助大语言模型对各方需求和资料进行快速梳理,加快整个自动化系统设计与开发进程。以质量控制为例,AI技术可以与视觉识别系统、传感器等技术相结合实现对产品的智能检测和质量控制。施耐德电气在中国构建的基于AI技术的工业视觉质量检测解决方案,已经在施耐德电气中国15家工厂上线,实现了零漏检率。
5G技术融合OT网络驱动工业数字化
随着5G不断扎根工业领域,5G网络开始向与工厂控制层面的OT网络深度融合方向拓展,以提高生产过程的柔性和透明性。如今,5G技术在不断演进中融合边缘计算,为绿色智能制造工厂带来高带宽、低时延,以及时延确定性的能力,可支持柔性生产场景下OT网络通信的无线化诉求,使各类工业生产设备进行扁平化通信,由此提升产线的开放性,降低成本,为用户带来更多选择。
作为5G工业应用的积极践行者,施耐德电气期待将自身的成功经验分享给更多工业企业,与业界共同推动产业数字化进程,共享数字技术带来的红利。
以开放打破壁垒
孕育更广阔的创新机遇
在前沿技术不断为创新做好铺垫的今天,制造业日益呼唤高柔性、高韧性的生产运营模式,系统间的互联互通和软硬件整合的灵活性也面临着更高的要求。而自动化系统的开放性,便成为了打破壁垒、孕育更多创新机会的必要前提。
施耐德电气一直致力于在各个层面,为开放的自动化世界打造基石,提倡“开放自动化”这一贯穿未来工业各个环节的重要理念。这一理念,在施耐德电气开创的以软件为中心的全新工业自动化系统——EcoStruxure开放自动化平台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其使得软件无需再与硬件高度绑定,让OT与IT系统实现经济高效、简单的互操作性变得更加容易,从而带来创造力和生产力的进一步解放,实现施耐德电气以开放自动化打破创新壁垒、提振业界信心的未来蓝图。
创新意在长远
引领企业可持续发展
工业领域的创新,本质上服务于企业的长足发展和持续改善。工业作为全球碳排放最大的领域,30%的二氧化碳排放来源于此,其中直接碳排放量占6%,间接碳排放量占24%。因此,对于今天的工业伙伴而言,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日益迫切,其重要性也在企业的竞争力和影响力中愈加凸显。
施耐德电气认为,工业领域的创新不仅仅要着眼于当下的经营目标,还需要为未来的可持续挑战做好未雨绸缪的准备。
事实上,可持续发展的过程本身就是组织机构提升敏捷性和创新性的路径,在这一过程中,工业软件、自动化系统和能源管理缺一不可:
实践证明,通过能源与自动化的融合,将工艺性能和电能消耗进行整合管理,企业的资本支出将减少20%、碳足迹减少7%-12%,同时盈利能力增加3%。
企业不仅要自身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还要与整个供应链生态系统协作。我们需要依托先进的创新技术共同挖掘减碳机会,让产业供应链更可持续、更具韧性,加速推进整个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进程。
展望前路,发展新质生产力、迈向未来工业的大潮已然势不可当。在这条意义非凡的新赛道上,施耐德电气已经迈出了一个个扎实的脚印,为描绘中国未来工业蓝图布下稳健开局。
面向未来,施耐德电气希望通过信心和机遇凝聚出的全行业共识,真正以创新为驱动,通过前沿技术、开放生态,更好地为整个工业的可持续未来进行赋能。为此,我们将坚持以软件为中心的开放自动化理念和一系列前沿技术,携手全行业的用户和合作伙伴,一同浇灌培育未来工业似锦繁花的辽阔沃土。
让我们共同奔赴,携手共创,早日拥抱互惠共赢、百业俱兴的山花烂漫之时。
施耐德电气有限公司
作为全球500强企业,全球能效管理和自动化领域的专家施耐德电气在公司近180年的发展历程中不断开拓进取,积极创新。自1987年在天津成立第一家合资厂,施耐德电气中国根植中国二十余载;从最初的中低压配电及工业自动化行业领先者,发展成能够为能源与基础设施、工业、数据中心与网络、楼宇和住宅五大市场的客户提供全生命周期的能效解决方案,并帮助他们提高能效高达30%。
20世纪90年代,随着中国市场的进一步开放,施耐德电气融入中国的步伐也日益加快。施耐德电气凭借先进的技术和产品,全面参与了众多中国能源和基础设施建设,其中包括为三峡工程、西气东输、南水北调、岭澳核电站等重大工程提供设备和服务。近年来,在能效管理领域的不断深耕让施耐德电气在越来越多重大的国内和国际性活动中崭露头角。2008年,施耐德电气为北京奥运会43个场馆和辅助设施提供产品和解决方案,并获得奥组委与北京供电局高度认可。2009年10月,施耐德电气为中国六十周年华诞庆典提供了出色的电力保障。2010上海世博会上,施耐德电气为4个展馆提供了全面的技术支持,并为23个世博会场馆提供了解决方案与服务。

CC-PCNT02-M0200705321